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32篇
公路运输   232篇
综合类   166篇
水路运输   121篇
铁路运输   340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4 毫秒
771.
活动断层是伴随地震发生的一种地质灾害,穿越地铁线路的活动断层是地铁建设中的首要技术难题。活动断层的活动对地铁架空刚性接触网悬挂结构产生严重威胁,进而影响到地铁的安全运营。为此,在研究活动断层活动特征及隧道结构处理措施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活动断层的架空刚性接触网安装要求的垂直悬挂结构及安装调整方案,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该研究成果已在乌鲁木齐地铁一号线的建设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772.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带间隙避雷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雷电防护用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结构,分析选择了避雷器的额定参数,通过雷电冲击放电伏秒特性等型式试验对避雷器样品性能进行了检验,最后简要介绍了产品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73.
基于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弓网动力学模型;并将机车顶部受电弓基座处的振动响应作为弓网系统的激扰应用于弓网动力学模型;探讨了车轨耦合振动对弓网接触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4.
轮轴过盈配合面损伤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轴过盈配合面的微动损伤常常导致车轴产生裂纹甚至断裂,为了避免以往用高压退轮的方法带来的2次损伤,采用原位剖切的方法,将车轴与轮毂配合分离来观察分析轮座表面损伤的基体特征。结合对配合面的显微观测和力学分析对损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的载荷作用下,RD2型车轮与车轴轮座接触边缘发生复合微动,配合面的2个接触边缘存在一个宽度约20 mm环状磨损区域,并伴有微裂纹的形成,破坏特征完全符合微动疲劳磨损机制。评述和比较了现有的车轴抗微动损伤的措施,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深入研究车轴损伤机制及预防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75.
钢轨波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本,以前出现的钢轨波磨并不严重,但近年来则变得日益广泛。自19世纪末以来,全世界出现了众多预防波磨的报告,但是有关理论没有完整地解释波磨的形成机理,目前也尚无圆满的对策解决波磨问题。由于列车提速、新型车辆引入等原因,波磨的形成趋势也更加明显,因此有关波磨的研究变得愈加重要。在这种情形下,笔者对过去有关波磨的研究,以及当今全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尤其着重在日本的研究。本文分别对参考文献、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工作、钢轨波磨、短波波磨和近年来在日本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76.
缓倾角层状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针对某高速公路缓倾角顺层岩质高边坡滑坡,为了研究其变形破坏机制,尤其是岩层缓倾坡内和缓倾坡外两种情况下的异同,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论证,在对该滑坡形态、结构及变形破坏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其主剖面,并恢复其滑动破坏前的近似坡面情形,利用物理模拟研究方法中的底摩擦试验,分岩层缓倾坡外和缓倾坡内两种情况,再现了该边坡变形破坏的全过程,并对不同阶段的变形及最终破坏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岩层缓倾坡外时边坡属滑移—压致拉裂型破坏,层间错动明显;岩层缓倾坡内时边坡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无明显层间错动。  相似文献   
777.
冯兆祥  吉林  钟建驰 《公路》2003,(2):23-26
根据江阴大桥南锚碇基础接触应力近百次的观测资源,揭示了层状岩层地基上大跨径悬索桥重力式嵌岩锚基础接触应力在施工及营运阶段的变化规律。实测结果表明:不同施工阶段,锚碇基础不同部位接触应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锚碇运行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778.
Activity settings and travel behaviour: A social contact perspectiv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ing time-use data from Canada, Norway, and Sweden, this study briefly outlines the essence of the activity setting approach and illustrates one aspect of its usefulness by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contact on travel behaviour. The activity system approach views behaviour in context. Activity settings are generic components of the activity system and studying them using time-use diaries can provide major insights into travel behaviour. Focusing on social contact, this paper characterize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social circle (interaction partners) and social space (location).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are clear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social interaction across various groups, including those who work at home. The 1992 Canadian data showed people working at the workplace spend relatively more time with others, about 50% of total time awake. Working at home reduced the time with others to a low of 15.7%. when people worked at home the family benefited, almost doubling the time spent with them compared to those working at the workplace. Persons working at home only spend the most time alone. There is a tendency for persons with low social interaction to travel more. It is argued that individual need, or want, social contact and if they cannot find it at the workplace they will seek it elsewhere thus generating travel. Whether this is the result of need or opportunity is of minor relevance, what it does suggest is that working in isolation at home will not necessarily diminish travel but rather may simply change its purpos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779.
接触网检测车振动测量及补偿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中讨论了在接触网测中因车体的振动对检测值的影响,介绍了一种测量车体振动量的方法,以及基于此测量方法对检测值的振动补偿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780.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接触网残压问题比较普遍,接触网残压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影响检修施工及接触网送电保护闭锁。通过实地测试、仿真分析、模拟验证等方法,证明了接触网残压是接触网系统间相对绝缘电阻降低而形成的分压。提出了降低接触网残压的有关技术措施,包括改进分段绝缘器两端绝缘电阻的设计和施工工艺,降低发生残压区段接触网的对地绝缘电阻和改进送电组织流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