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1篇
  免费   134篇
公路运输   541篇
综合类   1116篇
水路运输   394篇
铁路运输   313篇
综合运输   4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91.
给出优化设计后车用预热固体继电器的主要技术指标,详细介绍该类产品的优化设计方法,重点阐述输入电路增加下拉电阻设计、优化放电电路设计、增加延时电路设计和增加短路失效时切断主回路电路设计等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92.
响应时间是温度传感器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温度变化较快的应用环境以及对温度变化敏感的场合显得格外重要。一般标准要求发动机水温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为30s以内。随着对汽车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需要更精确地感知和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因此,迫切需要大幅缩短传感器的响应时间。通过改变壳体材料、形状尺寸,改善导热介质材料、注入工艺等方法,可以将响应时间缩短至6s以内。  相似文献   
493.
公路隧道中部低照度、环境单调的特点,容易导致驾驶人产生严重视错觉,从而低估车速,引发交通事故.高频视觉信息容易导致驾驶人高估车速,而中、低频视觉信息则会导致驾驶人低估车速,但不同频率视觉信息,不同照度水平对公路隧道中部行车环境中驾驶人的车速感知影响缺乏定量分析.文中利用3ds Max软件制作公路隧道中部行车仿真模型,利用E-prime软件进行基于极限法的车速感知心理物理实验,并用实车试验数据校核了模型精度,对高频视觉信息与高、中频组合视觉信息在不同照度水平(100%,50%,25%标准照度)条件下的速度感知、反应时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公路隧道中部的速度感知主要由高频视觉信息决定,在100%标准照度条件下高频视觉信息的车速高估约为20%,在加人中频视觉信息后,车速高估情况趋于合理,约为14%;照度变动对速度感知和反应时均有显著影响,显著度分别为0.008和0.013,照度条件越好,车速高估越低,反应时越短.  相似文献   
494.
为研究专业与非专业驾驶人的跟驰安全性,以真实道路交通环境下驾驶人跟驰行为的数据采集为基础,应用碰撞时间TTC及其拓展指标TET和TIT 3个跟驰安全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受测专业及非专业驾驶人TTC频率分布和单位时间内TET及TIT平均百分比,从而对专业及非专业驾驶人跟驰安全特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跟驰过程中专业驾驶人保持较小碰撞时间的比例比非专业驾驶人高,同时专业驾驶人单位时间内TET及TIT平均百分比大于非专业驾驶人.  相似文献   
495.
针对交通规划软件常用的BPR公交流量延误函数在饱和度接近或大于1时,计算值与实际值相差急剧增大的不足,提出一种锥形流量延误函数,并分析了其对公交行程时间的影响,进而通过等式关系实现模型在交通仿真软件EMME/3中的实用化.相关的案例分析显示,在公交行程时间拟合方面,锥形流量延误模型较传统的BPR曲线模型误差均值降低5.57%,误差的波动降低50.60%,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96.
针对出行者出行时对交通信息预报以及动态路径规划的要求,对路段的历史交通流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研究,利用城市路段交通流的周期相似性特征提出了基于纵横序列相似性的短期交通流预测VHSSA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以往预测模型只考虑纵向时间序列周期性相似的缺陷,将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后分解为反映基本变化规律的基序列和反映波动变化情况的波动序列,既可只进行基序列预测,也可通过置信区间对波动序列进行修正,再与基序列叠加进行全序列预测.经试例验证,VHSSA模型和基于纵向序列相似性的VSSA模型分别与实测序列的基序列和全序列进行比对,VHSSA模型的预测效果总体优于VSSA模型,误差可满足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497.
为了研究水玻璃参数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凝胶时间的影响规律,选择流动性及水下抗分散性良好的若干组普通硅酸盐水泥单液浆,分别与不同波美度、模数、掺量的水玻璃溶液均匀混合,采用倒杯法测定其凝胶时间。试验结果表明,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凝胶时间随水玻璃波美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水玻璃掺量的增加而延长,随水玻璃模数的增加先缩短后延长。  相似文献   
498.
为了研究响应时间对信息系统运维服务定价的影响及不同响应时间下的最优定价,构建了纳什均衡理论模型,利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了在信息系统运维服务双寡头垄断市场中,且处于不完全信息下,两家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提供商如何在不同的响应时间下进行其最佳定价行为选择,发现响应时间对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提供商的影响明显,得出了最优价格和利润的计算模型,为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提供商的定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9.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problem of decision support for the selection of an aircraft. This is a problem faced by an airline company that is investing in regional charter flights in Brazil. The company belongs to an economic group whose core business is logistics. The problem has eight alternatives to be evaluated under 11 different criteria, whose measurements can be exact, stochastic, or fuzzy. The technique chosen for analyzing and then finding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is the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iding method named NAIADE (Novel Approach to Imprecise Assessment and Decision Environments). The method used allows tackling the problems by working with quantitative as well as qualitative criteria under uncertainty and imprecision. Another considerable advantage of NAIADE over other multicriteria methods relies in its characteristics of not requiring a prior definition of the weights by the decision maker. As a conclusion,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use of NAIADE provided for consistent results to that aircraft selection problem.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00.
This paper proposed a methodology to estimate rear‐end crash potential of the merging vehicles traveling in the merge lane, on the basis of the traffic data extracting from the available videotapes. First, we developed a binary logit model to identify drivers' merging behavior in the work zone merging area. Subsequently, the occurrence potential of rear‐end crash based on time‐to‐collision was computed between the merging vehicle and its neighboring vehicles. The overall crash potential of the merging vehicle was finally determin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rash potential decreases with the remaining distance to work zone. Moreover, there will be a rear‐end crash potential of 4.0% if the merging vehicle fails to complete merging at the end of work zone merging area. If the merging vehicle takes an early merge, there will be a lower rear‐end crash potential (1.2%).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we should encourage merging vehicles to take early merges for improving the traffic safety in the work zone merging area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