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5篇
  免费   115篇
公路运输   620篇
综合类   544篇
水路运输   472篇
铁路运输   441篇
综合运输   10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51.
52.
A method for modeling air carrier departure delays at commercial‐service airports as autoregressive random processes is presented. This method employs the correlation of a priori demand data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prediction error in the optimal least‐squares estimator for additive white noise. The reduction factor of the prediction error is demonstrated to be on the order of 102 over that of the unbiased estimator.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3.
阐述了船坞超高型管柱支撑的设计。提出了船坞区域搭载时管子支撑与外板3种连接形式下的支撑设计允许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并对目前船坞使用的φ426mm×14mm和φ500mm×18mm两种管子进行计算分析。改进了撑管的底部支撑,提高了超高型管子支撑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介绍了先张法槽式张拉台座的力杆的设计分析。分别从承受的张拉力、结构稳定分析、强度验算、确定横向联系梁间距和纵向变形方面对工程实际进行验算。解决了梁板加宽后张拉力增加而张拉台座承力杆截面不需要增大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5.
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旅客个体偏好与关系偏好相结合的建模方法.首先,从旅客的历史出行记录中,构建基于共同出行关系的旅客社会网络;然后,构建旅客个体偏好模型和旅客关系偏好模型;最后,基于旅客偏好模型给旅客推荐座位.在民航领域的一个真实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偏好模型能够有机地将旅客个体偏好与关系偏好结合起来,较好地描述旅客对航班座位的偏好.  相似文献   
56.
于祥君 《桥梁建设》2007,(A02):85-87
介绍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7号墩底节钢吊箱围堰下水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7.
介绍轮胎气压检测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轮胎在客车使用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空气干燥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分析,阐述空气干燥器管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9.
基于神经网络的车用汽油机过渡工况空燃比辨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HL495Q电喷汽油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燃比辨识方法,比较了不同拓扑结构的神经网络对空燃比辨识精度的影响,得到了一种最优的空燃比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空燃比模型能高精度地逼近空燃比的实际动态过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60.
简述汽车安全气囊美国发展历史。这个历史表明,制定汽车安全气囊的法规颁布执行,有力地促进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事实证明安全气囊成为不可争议的对大众有利的汽车安全设备。同时较详细论述了安全气囊的几个组成部分,以及设计思想和主要的技术难点,最后对于安全气囊中国如何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