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4篇
  免费   146篇
公路运输   574篇
综合类   853篇
水路运输   492篇
铁路运输   278篇
综合运输   8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级配碎石回弹变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级配碎石具有非线性的应力-应变特性,回弹模量是有效描述这一特性的参数,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能够得到较好的模拟级配碎石回弹模量的模型。分析了影响级配碎石回弹变形特性的各种因素,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数据拟合发现,Uzan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级配碎石的非线性回弹变形特性,且模型中的回归参数与级配中小于0.075mm筛孔的质量分数有一定的关联性。并针对影响级配碎石回弹模量的两个重要参数:级配中小于0.075mm筛孔的质量分数和含水质量分数,提出相应的取值范围建议。  相似文献   
102.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裂缝病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更准确地反映钢桥面沥青铺装层的裂缝尖端应力场特性及认识其扩展规律,以断裂力学为基础,研究了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裂缝的形成及扩展机理。提出采用20节点等参单元、裂缝奇异单元,建立了铺装层线弹性断裂力学有限元模型,通过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研究了钢桥面沥青铺装层破坏情况对裂缝扩展的影响。研究表明,裂缝扩展的形式和速率受到铺装层开裂的长度和深度影响,应在其扩展到最不利情况前及时修补。  相似文献   
103.
公路软基处理方案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模糊决策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是系统工程理论中对非定量问题分析的实用决策方法。本文将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二者相结合,对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评判层次和影响因素,其中,评语隶属度采用模糊理论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值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建立了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成功地解决了多因素影响下的软基处理方案优选问题,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层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比较是否碎石化对加铺后沥青路面结构应力的影响,本文从断裂力学入手,借助有限元软件,按等参八节点二维平面应变单元分析了两者在沥青加铺层情况相同时层底的应力强度因子。经对比分析,两者的Ⅰ型应力强度因子差别很大,而Ⅱ型应力强度因子基本相同,表明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层底具有更好的受力特性,与不破碎直接加铺相比,能显著降低沥青加铺层底反射裂缝的可能性。这表明碎石化工艺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治能满足加铺要求,达到了工艺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5.
高填土路堤边坡地震稳定性静动力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输入不同的地震波和地震烈度,同时结合路堤有关参数的变化,找出高填土路堤边坡稳定系数的变化规律。计算分析时采用静力法、拟静力法、静力有限元法和动力有限元法;动力反应分析时分别输入美国EL Centro地震波和按规范反应谱拟合的人工合成地震波。结果表明:路堤有关填土参数的变化对稳定系数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6.
为解决机动车牌图像倾斜将对其字符分割与识别带来不利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主元分析(PCA)的车牌图像倾斜校正新方法。在该方法中,PCA被用于求取坐标变换矩阵以进行图像旋转修正。将原始的像素坐标矩阵经过中心化后转换为2维协方差矩阵,再奇值分解为能反映图像倾斜方向的2维对角矩阵和坐标变换矩阵。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与试验结果均表明:相对于Hough等搜索倾角的校正方法,PCA方法缩短了计算时间1 ̄2个数量级,并且在污迹、光照不均等条件下也能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7.
吴喜 《汽车技术》2005,(2):44-46
以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怠速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一辆丰田CAMRY怠速游车严重,一辆三菱PAJERO越野车加速无力、怠速游车且游车时车速变化较为缓慢,一辆三菱PAJERO越野车怠速不稳、排气管冒黑烟等故障实例,详细分析了进气系统、供油系统、点火系统、电控系统工作状况对车辆怠速游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采用隧道尾而增大螺肇桨直径是提高排水型快艇快速性能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1艘隧道尾排水型快艇的模型阻力,自航试验结果,并分析了过渡阶段快艇的自航要素特点,可供此类艇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9.
A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SIF) measurement method for cracks using a piezoelectric element and an electrostatic voltmeter is presented. In this method, an isotropic piezoelectric element is first attached near the tip of the crack. Then surface electrodes are attached to three different positions on the piezoelectric element. The electric potentials of the surface electrodes, which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sum of the stress ( x + y ) on the structural member, are measured by an electrostatic voltmeter during load cycling. The mode I and mode II SIFs of the crack are estimated u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F and ( x + y ).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xamined through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110.
This paper extends previous works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ecomposition when firms receive both operating and capital subsidies. It shows that previous works considered either the lump-sum or substitution effects of these subsidies but not together. Using constrained cost minimization as the framework it offers formal proofs to show that cost increases are inevitable if the total effects of the subsidies are considered, and that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results from increasing amounts of subsidies under economies of scale and in the absence of technical change. Applications of the decomposition equations derived to a sample of transit systems finds near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and negative contributions of these subsidies to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change reverses this decline and results 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Further, it finds that the lump-sum effects of the subsidies reduc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more than does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