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0篇
  免费   390篇
公路运输   1602篇
综合类   3667篇
水路运输   2083篇
铁路运输   1450篇
综合运输   44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426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597篇
  2011年   735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508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747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传统铁路扼流适配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结构复杂和精度不高的问题,运用狼群算法(WPA)、粗糙集(RS)理论和神经网络(NN)相融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故障诊断研究。用粗糙集理论对故障样本数据进行约简处理,减少样本数据的监测及关键特征量的输入个数;利用约简后的数据对神经网络训练。利用狼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参数,提出WPA-BPNN故障诊断模型,以侯马电务段扼流适配变压器故障数据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WPA-BPNN故障诊断模型相比传统方法,简化了网络结构,缩短了训练所需时间,提高了故障诊断精度,保证了列车行车安全及线路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992.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现场信号电缆受干扰的问题愈发突出,特别是在贯通地线和信号电缆同槽铺设的桥梁区段,对铁路运输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在考虑桥梁区段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信号电缆双端接地的情况建立加入信号电缆外皮的牵引供电系统链式网络模型,利用潮流算法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信号电缆串扰的主要来源,在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信号电缆受串扰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考虑贯通地线和信号电缆间距对其影响,并给出故障条件下信号电缆的适宜长度,为减少铁路信号电缆的串扰影响和其铺设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对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集群系统中车载电台在列车折返过程中出现"未就绪"异常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引起此类故障的"同频同色码"现象进行了网络优化,从而避免色码干扰对无线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分析表明,不合理的色码规划会给网络带来不良的影响,故在无线网络的建设和维护中,需要对色码进行合理的规划;色码的复用方式应避免与频率的复用方式相同,且同一个小区的邻区组中应避免出现同频同色码小区。  相似文献   
994.
对广州地铁1、2、8号线增购列车在调试工作中发现的辅助系统充电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爆裂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充电机控制逻辑及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了故障原因是充电器控制逻辑有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995.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ATS(列车自动监控)和联锁系统中需要对设置进路和设置保护区段的接近区段,以及取消进路和取消保护区段的接近区段进行准确定义和计算,而在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标准中却没有对这些接近区段进行严格定义。对进路设置、进路取消、安全区段设置和安全区段取消情况下的4种接近区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明确定义和具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的点式ATP(列车自动保护)方案作为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方案的后备模式,已经从最初简易的安全功能正在向完善细节功能发展。介绍了点式ATP模式下信号防闯功能及与站台屏蔽门联动功能的需求和实现方式,并提出了点式ATP下的防闯功能及与站台屏蔽门联动功能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97.
对规划新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可通过合理地制定快慢车停站方案,来提高其服务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效益最大化。在详细分析乘客旅行时间及企业运营成本构成的基础上,考虑乘客在快慢车之间的选择行为,以停站方案及快慢车发车频率为决策变量,以乘客旅行时间最短和企业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组合方案优化多目标整体规划模型,并设计结合模糊优化思想的遗传-模拟退火(GA-SA)算法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开行快慢车后,乘客总旅行时间可节约8.7%,企业运营成本可降低5.9%。  相似文献   
998.
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各弱电系统的电源需求进行了归类与分析,就目前普遍采用的3种典型UPS(不间断电源)整合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比较,得出结论:现行的车站内UPS整合方案并不比传统的UPS分散配置方案优越,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为指导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在总结国外成熟大都市区轨道线网体系基本构成、功能层次和技术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都市区居民通勤出行时耗特征,明确各空间圈轨道交通服务时间目标,即城市中心区30 min以内,城市外围区45 min以内,郊区1 h以内。以此为主要控制要素确定轨道交通线网功能分级:区域铁路主要服务于都市区对外客流联系需求;市郊轨道服务于大都市区近、郊区居民通勤出行;城市中心区轨道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区内部各类出行。  相似文献   
1000.
分析了宁波地铁1号线天童庄车辆段的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的两种网络设计方案:总线方案和环网方案的优缺点,选择了更为实用、经济的光纤环网系统方案实现对车辆段所有机电设备的监控。但无论哪一种方案,在控制技术方面都较为成熟。就目前而言,总线方案在地铁设备监控系统中使用较多,环网方案尚未使用。环网方案在宁波地铁1号线车辆段中的成功应用对后续地铁车辆段的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