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51篇 |
免费 | 63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488篇 |
综合类 | 3261篇 |
水路运输 | 2703篇 |
铁路运输 | 2278篇 |
综合运输 | 3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0篇 |
2023年 | 116篇 |
2022年 | 196篇 |
2021年 | 404篇 |
2020年 | 415篇 |
2019年 | 253篇 |
2018年 | 143篇 |
2017年 | 191篇 |
2016年 | 219篇 |
2015年 | 361篇 |
2014年 | 931篇 |
2013年 | 763篇 |
2012年 | 1234篇 |
2011年 | 1238篇 |
2010年 | 851篇 |
2009年 | 825篇 |
2008年 | 817篇 |
2007年 | 1094篇 |
2006年 | 1039篇 |
2005年 | 617篇 |
2004年 | 353篇 |
2003年 | 221篇 |
2002年 | 180篇 |
2001年 | 139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滩涂区承台钢吊箱围堰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在杭州湾海域风大、流急、冲刷严重、潮差大等特殊的施工环境条件下,根据南岸滩涂区地貌及承台结构设计特点,通过对单壁钢围堰、钢板桩围堰和钢吊箱围堰施工方案的系统分析,说明了钢吊箱围堰施工的经济性,合理性,实用性和安全可靠性。提出了利用装配式砼吊箱底板钻孔桩钢护筒支撑和潮水涨落间隙,进行水中承台钢吊箱围堰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2.
描述了电磁兼容的发展概况,并从元器件选择、印制板设计等方面,对实现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3.
南京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南京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联络通道的概况,结合设计与施工实例,分析各种辅助工法的应用,特别阐述在富水砂层中修建联络通道的施工控制重点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4.
针对“中华之星”高速列车的控制与网络系统结构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开发了以嵌入式操作系统WinCE.net为核心的智能显示单元(IDU).具有全新的数据交换方式和显示方式,还介绍了机车显示系统设计及提高系统性能的方法.使之更稳定高速地运行。 相似文献
55.
拉萨河特大桥主桥采用 (3 6+ 72 + 10 8+ 72 + 3 6)m五跨三拱连续梁钢管拱组合结构体系。通过对系杆拱桥不同部位横梁受力特点进行分析 ,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 ,为系杆拱桥的横梁设计提供一种合理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6.
周晗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4):39-42
通过圆端形桥墩无拉筋复合模板的设计实例,介绍该种模板的构造、理论计算方法及其特点。无拉筋复合模板,既不设置拉筋,也不设置单独的支撑体系,其支撑体系与模板融为一体,使用起来方便简单。另外,在模板的侧面设有人行爬梯,顶部装有施工平台,施工时不需要另外搭设施工脚手平台。 相似文献
5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方案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中国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4):71-73
结合现行有关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简要介绍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系统构成方式,重点对目前消防泵及喷淋泵控制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研讨,指出消火栓按钮、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启泵控制以及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手动直接控制存在的问题,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条件下,确定了优选方案。提出了消防泵控制方案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及对有关消防产品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
彭晓华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6):51-55
介绍了青干河大桥设计研究有关情况,并对主跨256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的计算研究作了说明,从设计研究的角度对该工程关键工序及施工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9.
铁路路基结构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国际上高速铁路的发展情况,对日本、德国和法国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和压实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回顾了我国铁路路基结构的发展状况,并通过对国内外铁路路基工程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我国铁路路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以铁三院为例,对异地勘察设计作业模式从“现场设计”发展到“异地协同设计”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文中提到的部分方法已经在铁三院生产、管理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也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