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14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重大灾害事件中,交通需求是影响区域疏散路线规划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考虑实际应急疏散过程中的异质动态交通流差异性装载和分配过程,建立了一种基于受灾人员和应急物资两种异质动态交通流的最小费用流模型;然后针对两种异质流不能混合分配、网络流占用随时间变化更新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扩展的最小费用路线启发式算法,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受灾人员响应行为的快慢影响着疏散时间、拥塞程度、分配的有向路数目;同时针对不同的受灾人员响应行为,调整应急物资装载时刻和装载量,可以有效缩短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32.
刘卫 《隧道建设》2015,35(Z2):68-75
为解决南昌老城区盾构施工存在因地表建筑密集、沉降控制不良导致的建筑物倾斜和管线破损、地层长期受污水管及化粪池渗漏侵蚀地下掏空导致的喷涌后地面快速下沉、隧道掘进处于强度软弱不均地层盾构姿态的控制及小曲线半径施工、全隧道下坡且盾构接收处于岩面交界处导致洞门漏水等一系列难题,对南昌地铁老城区已完成土建五标、六标盾构施工过程中实际出现施工案例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分析,得出老城区建筑物及管线主要控制要点为地面沉降。控制地面沉降指标主要体现在对出土量及同步注浆量的控制;对于软弱不均地层施工及曲线小转弯半径施工,主要以纠偏措施为主,纠偏主控指标为慢速、小推力、纠偏趋势控制,并调节至与破岩能力相匹配的刀盘转速,盾体与盾尾形成纠偏夹角,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钢扁担替代铰接油缸进行纠偏;对于喷涌施工,引进新型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对土舱液态物进行迅速固化,形成土塞有效抑制喷涌,并对施工过程固液态聚合物选择进行性能分析;在富水砂层与岩层有交接面接收施工时,需要考虑隧道坡度对水流的变化,做好止水环箍施工,为了同时满足盾构防抱死及止水效果,可采用磷酸+水玻璃按1∶1比例配置的化学浆液注入土体,形成果冻状包裹体进行止水,有效防止盾体裹死。  相似文献   
33.
阐述了当前各地大量异构公路车辆监控设备联网应用中的问题并进行技术分析,提出集成应用Web服务、中间件、ActiveX控件等技术,建立异构公路监控设备统一接入平台的技术思路并加以实现,实践证明该平台能有效解决异构设备交通监测信息的采集、传输、并发处理、安全控制、运行监测等方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34.
郭卫社 《隧道建设》2016,36(10):1196-1201
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施工难题一直考验着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业界为此付出的代价频现报端。文章以发展的眼光,梳理了国内盾构在软硬不均地层施工的曲折历程。从什么是软硬不均地层、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施工所面临的问题、软硬不均地层为什么易发生掌子面坍塌入手,引出了国内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技术发展,详细阐述了深孔爆破预破碎方案对盾构施工所带来的次生危害,提出了新形势下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技术的思考。主要结论如下: 以盾构装备技术发展实现软硬不均地层顺利掘进,而不再进行预处理,符合科技进步规律与社会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35.
杜闯东  张杰  唐纵雄 《隧道建设》2019,39(10):1666-1677
为解决盾构刀盘在切削桩基过程中出现的刀盘刀具异常损坏、刀盘卡死及掘进效率低下等问题,依托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红线项目,采用刀盘切削桩基实体模型方法,通过模拟不同刀具布置和多种掘进工况,分析掘进参数及刀具布置对桩基破坏形态、刀盘破坏形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盾构刀盘切削桩基过程中,存在最佳切削推进速度(3~5 mm/min)、刀盘转速(1.0~1.2 r/min)和最佳转矩(3 300~4 300 kN?m)等,且滚刀和切刀的数量对于切削桩基有着一定的影响。现场实际掘进和监测结果表明,利用该实验结果合理地调整相关参数,在轻轨项目中盾构切削桩基过程未出现卡机、刀盘损坏等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ǹ콻ͨ��Ϣ����ƽ̨���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各个信息系统独立应用,存在大量信息孤岛,信息无法综合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北京城轨交通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同时基于多层体系结构提出了信息交换的方法和手段,并针对现有的和即将开发的信息系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给出了三种信息交换方法的具体实现,系统的初步应用表明:本系统先进实用,能够实现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的立体化、全方位管理,达到挖掘北京城轨交通潜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38.
彭东 《舰船电子工程》2013,(12):104-107
利用XML技术对异构数据库的集成方法及其实现进行研究。针对目前信息系统综合集成中对于异构数据库的集成需求,提出利用XMLSchema具体实现数据转换与集成功能,在关系数据库的数据表定义和XML数据文件之间建立映射机制,实现数据库数据与XMI。文件中数据的双向交换。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提高异构数据集成的效率,节省信息集成的成本,实现对现有数据库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 CAV)与人工驾驶车辆 (Human Driving Vehicle, HDV)混合行驶的多车道异质交通流运行特征,本文剖析了异质交通流中不同类型车辆的跟驰模式,提出不同类型车辆双车道及多车道换道模型,进而构建了多车道异质交通流仿真模型,并分析了不同CAV混入率下的道路通行能力及换道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AV渗透率的提高,单车道通行能力由1678 pcu·h-1提升至4200 pcu·h-1,交通流临界密 度由25 pcu·km-1增长至35 pcu·km-1 ,同一渗透率下不同车道数的道路通行能力及临界密度值呈现显著差异性。异质交通流换道行为呈现三阶段特征:在低密度下,不同类型车辆均可自由行驶及换道;密度在20~100 pcu·km-1 时,车辆换道频率呈“上凸”状,CAV渗透率越高,HDV凸形峰值越大,而CAV峰值较低;在高密度下,受可换道空间的约束,不同类型车辆均无法完成换道。此外,进一步讨论了不同CAV渗透率及密度条件下的异质交通流仿真效益,包括交通量提升及秩序改善特征等。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智能网联环境下多车道异质交通流运行状况,为未来异质交通流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0.
综合舰桥SCADA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综合舰桥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航行状态监测和主机监控,设计了综合舰桥数据采集与集中监视控制系统,介绍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阐述其应用处理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正确的异构网络的系统集成方案选择解决了导航设备和机舱传感器信息采集,处理和利用问题,是实现数据网络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