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6篇
  免费   2361篇
公路运输   4947篇
综合类   8266篇
水路运输   366篇
铁路运输   772篇
综合运输   746篇
  2025年   92篇
  2024年   260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477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527篇
  2014年   1092篇
  2013年   1040篇
  2012年   1087篇
  2011年   1229篇
  2010年   1123篇
  2009年   972篇
  2008年   1010篇
  2007年   1085篇
  2006年   1046篇
  2005年   552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春运摩托车返乡潮是我国近几年出现的独特新现象,其交通事故频发的状况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针对此问题,采用交通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构建了摩托车交通安全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模型图,以有关的文献报道和调查资料为基础,从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方面归纳分析了恶劣天气型、疲劳行车型、黑夜行车型、路况不熟型、路况不良型及骑车技能不佳型等6种类型摩托车交通事故的机理。最后分别给公路管理部门、交警部门及政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2.
以无灯控行人过街对交通流影响为分析目标,在综合考虑行人穿越行为及车辆行为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行人及车辆元胞自动机模型规则,尤其是在模型中提出了行人等待区的概念及基于等待区内有无行人的车辆行为规则。以上述模型为基础,通过对不同行人产生概率及速度快的行人比例情况时路段交通流演化趋势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03.
城市商业中心区是城市中交通拥堵的多发地带,而交通枢纽及商业混合区域更是给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文中结合镇江市城际枢纽站商业中心区的实例,对城市交通枢纽及商业混合区域的交通问题剖析,并对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区的交通改善策略进行了相应研究。通过采用公交优先、布置交通设施、构建先进的停车系统、合理组织交通流等措施,为该类地区的交通改善和治理提出对策,使得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的交通组织更加合理有序,尽可能地减少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4.
随着公路网规模逐步延伸庞大,公众跨区域出行和物资流动迅猛发展、交通突发事件呈现递增现象,建设公路网管理、应急处置和信息服务系统为必然趋势。分析了公路网日常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出行信息服务及基础数据支撑的系统功能需求,以省域公路网为研究对象,基于逻辑框架方法,设计了融合日常监控、突发事件预警监测、资源调配与指挥、多方信息联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集成平台系统方案,并给出了突发交通应急事件处置流程。研究表明,所构建系统能够掌握实时全面交通信息,实现全路网的协调管理,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5.
与路面协调设计的公路路基设计指标及使用环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艳彬  吴万平 《公路》2012,3(3):74-78
针对当前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协调性差及规范的适用环境与当前公路使用环境、轴载状态差异问题,本着路基路面协调设计的思想,从影响路基结构特性的因素入手,研究了温度、湿度、荷载3大影响路基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分析计算了不同环境、轴载状态下重载交通公路路基动应力、应变及公路工作区深度变化规律,揭示了在使用环境条件下进行路基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最后根据路基动应力、应变分析结果与控制标准,提出了适应重载交通的交通等级与设计标准轴载,以及适应重载交通高速公路的设计轴载与路基强度指标标准建议值,并基于与路面协调设计思想对使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6.
王明文  孙小年  王海燕 《公路》2012,4(4):155-159
对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网的抗灾能力进行评价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确立了从路段到路径,从路径到路网的公路网抗灾能力评价思路,提出了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网抗灾能力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网生命线布局思路,研究成果为高烈度地震区的公路网规划建设、公路系统的抗震加固以及防灾对策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7.
通过整理华北高速公路3年(2007年3月~2010年2月)逐时的交通事故资料,并与同步气象要素资料进行日迹变化分析,可以看到平均交通事故的日迹变化呈双峰型分布特征。由此,按交通事故双峰型的时间段(5:00~12:00和13:00~次日4:00),分别以年度、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平均交通事故与同步气象要素的日迹变化进行相关分析,其中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平均相对湿度与交通事故的相关程度都通过了相应的统计学检验(R>Rα=0.05和F>Fα=0.05),而且在夏季5:00~12:00的交通事故高峰过程中,交通事故与风速呈指数相关的系数高达0.992 3,相当于平均风速每减小1m.s-1,交通事故的增加幅度为0.28次。为将自动气象监测的信息更好地服务于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设计出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气象风险等级指标。由此可见,华北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日迹变化与气象要素的分析成果,可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李海军  裴华 《公路》2012,(4):173-176
在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中,枢纽的选址是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区域公路运输系统的重要因素。结点重要度分析是定量描述区域内各结点间的相对重要程度,从而为规划布局提供依据。将结点重要度理论引入公路运输枢纽布局,根据提出的相关指标应用结点重要度分析对枢纽布局备选点逐步筛选,最终确定最佳站址,从而指导运输枢纽的布局。所阐述的方法在部分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针对我国公路运输量调查统计指标单一的现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服务主体的需求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从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运输效率指标以及燃油消耗指标4方面提出区域公路旅客运输调查指标体系的主体框架;通过分析需求调查的有效样本,建立区域公路旅客运输调查指标重要性排序的数理统计模型;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对公路运输量调查指标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需求调查结果可靠,不同用户对区域公路旅客运输统计指标需求强烈.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城市中心地区较为常见的错位交叉口带来的交通问题,结合南京市中航科技城开发建设项目,对错位交叉口的交通信号联动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以保证错位交叉口运行的顺畅性和安全性.基于错位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模型的建立,以南京市航空路一瑞金路一尚书巷形成的错位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利用Vissim建立错位交叉口的仿真环境,对城市错位交叉口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错位交叉口信号控制策略,可以提高错位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减少交叉口车辆的延误,达到改善交叉口运行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