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6篇
  免费   132篇
公路运输   706篇
综合类   309篇
水路运输   453篇
铁路运输   228篇
综合运输   13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聂重军  郑俊杰 《公路》2004,(3):109-112
分析了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原因,提出了用无砂大孔混凝土和CFG桩处理桥涵台背区不均匀沉降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减轻桥头跳车现象。  相似文献   
992.
简要介绍了广惠高速公路小金口互通A匝道隧道的工程概况,给出了隧道施工机械化施工方法及工艺,同时对长管棚和超前小导管的施工工艺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993.
污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碧桂路污水管的安装为实例,介绍了其安装过程。该污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砂砾垫层基础,U型橡胶圈接口。文章详细介绍了施工中对材料的接收、管道的安装、施工检查及修补处理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94.
该文从把好管材质量关、施工过程的工艺关、监理的质量控制关等方面阐述了污水压力管道建设的质量管理,应从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控制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同时认为,对于设计采用的标准等,也应进行认真把关,防止超标准设计,造成投资浪费。  相似文献   
995.
该文介绍了松江区泖港大桥30m吊梁北侧边梁撞损后分别提出的四个加固方案,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综合效益分析选定粱底注浆+裂缝灌浆+粘贴碳纤维板+钢管支撑+防撞保护措施的组合加固方案,并进行了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6.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是目前中小跨径桥梁主要桥型之一,该文结合新昌江大桥工程,针对这一桥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预应力新工艺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包括采用塑料波纹管、真空辅助压浆、超长空间钢束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97.
该文针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灌注中爆管事故频发问题,采用平面简化计算方法与空间有限元方法对桁架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灌注钢管及缀板腔内混凝土时拱肋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桁架式拱肋在灌注钢管内混凝土时一般可满足要求,而在缀板腔内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管与缀板交界处以及缀板横向中心位置始终存在较大的应力,而泵送压力太小则又将施工工序复杂化,建议对缀板腔进行型钢加劲。  相似文献   
998.
沥青结构层芯样分层变形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有效评价芯样的分层变形和力学特性,将计算机图像识别应用于常规的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实现了沥青结构层钻芯取样分层变形的非接触测量和变形过程的拍摄、自动测量和自动记录,为沥青混合料蠕变试验提供了一种简洁、有效的测量手段。文中分析了测量精度和测量误差,讨论了端部约束对芯样不均匀变形的影响,给出了芯样采用常规测量方法和数字图像测量结果的比较。3层芯样单轴压缩蠕变试验中,以中面层的变形最大;加载历史的不同会导致材料细观结构的改变并引起力学性能的变化。高度压密芯样与路肩处芯样的变形规律不同,尤其在蠕变破坏阶段。  相似文献   
999.
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有推力钢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桥的发展概况,对已建和在建实桥的结构与构造、施工方法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可为此类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隧道超前支护管棚工法设计与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奥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在不少隧道和地下工程中采用了管棚支护。但是有关管棚支护受力情况和设计参数,国内普遍以经验为主,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故对管棚做适当简化进行计算来检验根据经验所选参数是否合理是很有必要的。结合坨家山隧道塌方处理方案,总结了超前支护管棚工法应用时的围岩荷载确定方法,给出了管棚结构的简化计算模型和管棚参数的选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