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36篇
  免费   990篇
公路运输   6758篇
综合类   7657篇
水路运输   1028篇
铁路运输   1288篇
综合运输   895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629篇
  2020年   604篇
  2019年   417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1293篇
  2013年   1073篇
  2012年   1323篇
  2011年   1634篇
  2010年   1380篇
  2009年   1176篇
  2008年   1287篇
  2007年   1440篇
  2006年   1159篇
  2005年   633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Doherty  Sean T.  Andrey  Jean C. 《Transportation》1997,24(3):227-251
Despite improvements in road safety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accident rates remain high for young drivers. One accident countermeasure that is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safety record of this group is graduated licensing. The philosophy behind this licensing system is that novice drivers, of whom the majority are young, should be restricted to relatively safe driving environments during the initial learning period. Graduated licensing was implemented in the Province of Ontario, Canada in 1994.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stimat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and costs for young drivers associated with two components of the Ontario graduated licensing package: the late-night driving curfew and the high-speed roadway restrictions. Based on accident and travel data for the year 1988, accident-involvement rates per kilometre driven were calculated for different driver groups for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time of day and roadway speed limit. These rates were then applied to the expected mobility profiles of young drivers affected by graduated licensing.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pport the late-night curfew and suggest that this component of the licensing package should reduce total accident involvements for the affected group by up to 10 percent and fatal accident involvements by up to 24 percent, while reducing their total driving by only four percent. By contrast, the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 that the high-speed roadway restrictions are likely to increase accident involvements, and thus it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that this component of Ontario's graduated licensing package be changed.  相似文献   
22.
运用电子操纵模拟器 ,预演了第六代集装箱船在各种不利航行条件下进出洋山深水港区的航行过程 ,分析了风、浪、流等环境因素对船舶操纵的影响 ,确定了船舶安全进出港所需的航道宽度、船舶安全靠泊条件和掉头操纵水域尺度。大量的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证实 :洋山深水港区具有良好的船舶航行条件 ,船舶按一期工程小洋山方案 (一 )、小洋山方案 (二 )以及小洋山~镬盖塘方案进行靠离泊和掉头操纵无本质差异 ,主要不同点在于船舶通过窄口后小洋山方案 (一 )和小洋山方案 (二 )比小洋山~镬盖塘方案有较长的制动水域  相似文献   
23.
刘付春南 《中国水运》2007,7(10):196-197
询问调查与海事工作关系十分密切,水上交通事故和海事行政处罚案件的调查取证都离不开询问调查,本文从询问前、询问过程和询问后三个方面谈了询问调查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4.
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是交通管理与控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将交通流动态预测与事件检测相结合,探讨了基于偏差分析的事件识别方法。该方法对3个主要的交通流参数,交通量、地点车速和时间占有率进行动态预测,对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偏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事件检测的具体步骤和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模型。该方法不受检测路段具体位置和时间的限制,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小的误报率,有助于管理人员制定决策。  相似文献   
25.
基于对流效应的寒区路堤块石层临界高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块石路堤降温效应与块石层高度之间的关系,基于多孔介质自然对流理论和热传导理论引入了表征寒区块石路堤自然对流降温效应的自然对流指数,利用热传导温度分布函数获得了路堤自然对流指数随块石层高度变化的近似公式。分析表明:自然对流指数最小值对应于路堤块石层的最小高度,而其最大值对应于路堤块石层的最大高度。另外介绍了一种利用自然对流指数近似公式估算路堤块石层临界高度的方法,并具体给出了算例,最后进行了数值验算。结果表明:通过自然对流指数确定的临界高度可为寒区工程的路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该文将造成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几种常用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7.
交通需求OD估计与预测的现状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前,对于静态OD矩阵估计问题已经有很多研究者,对于动态OD前沿的研究工作则非常有限。关于对OD估计和预测的研究可分为封闭网络和开放网络。介绍了研究封闭网络的Bell,Van der Zijpp,Chang and Wu和Chang and Tao等人的方法,以及研究开放网络动态估计的3种方法,即Cascetta、Okutani、Ashok和Ben—Akiva等人的方法。并指出可以将OD估计问题陈述为具有不同误差特性、多个来源的不同类型信息的综合性和一致性的结合体,此联合估测就是经济计量学的混合估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船舶运输精矿粉发生的一些严重事故,全面分析了船舶运输含水量过大精矿粉所存在的危险性因素,并根据原因分析提出对此类船舶的安全监督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9.
改进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系数经验公式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梦澜  易昕 《中南公路工程》2005,30(4):36-38,49
现行规范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系数需要人工查图读取,不可避免地存在主观性,也不利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通过查图读取数据,应用双线性函数、一般化的二次方程、以及其他简单函数拟合,得到了含有13个常量的改进的温度应力系数Bx经验公式。分析表明,基于查图数据,对应99%的保证率,使用公式引起的温度疲劳应力的误差不超过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的1%。公式对温度应力系数的解析描述,不但克服了查图的缺点,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30.
从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各个方面查原因、找对策,总结对道路施工平整度的控制,特别是沥青路面施工平整度控制的经验,为公路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