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130篇
综合类   103篇
水路运输   100篇
铁路运输   75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广州地铁专用无线TETRA系统建设情况,分析了现阶段不同厂商无线系统全网交换机容灾备份的建设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网无线通信系统容灾备份方案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2.
徐鼎  张静 《都市快轨交通》2013,(6):167--170
以深圳市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建设为背景,结合国内外其他有轨电车的应用及实践,对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模式及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想;总结现代有轨电车行车控制系统应具备的完整功能,对其中的关键技术方案进行论述;最后指出有轨电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秉承有轨电车节能、绿色、环保的理念,控制系统应体现综合性、小型化的特点,控制逻辑要完整、实用。以期能指导现代有轨电车控制系统的建设标准,为现代有轨电车控制系统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采用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频率扫描(FS)试验、线性振幅扫描(LAS)试验研究煤制油渣对沥青高温性能与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煤制油渣可以有效降低沥青的不可恢复柔量Jnr,显著提高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及交通适用等级,且当煤制油渣掺量较低时,对沥青高温性能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煤制油渣对沥青恢复率R的改善程度甚微,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蠕变类型仍以粘性流动为主;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G*与相位角δ的主曲线分别随着煤制油渣掺量的增加而呈现出逐渐增加与减小趋势,由此表明煤制油渣有助于提高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LAS试验结果显示煤制油渣改性沥青出现局部应力突变现象,随着掺量的增加,最大应力值增幅明显,而破坏应变则逐渐减小;针对厚层沥青路面(预估应变水平γmax=2.5%),煤制油渣改性沥青的疲劳寿命Nf随着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掺量达到10%后,Nf的增速则变缓;针对薄层沥青路面(预估应变水平γmax=5%),10%掺量的煤制油渣改性沥青具有最优的疲劳性能。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的试验结果,得出煤制油渣的最佳掺量为10%。  相似文献   
94.
安秋颖 《铁道车辆》2021,(1):31-34,116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的类型,重点对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应用实例及节能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地铁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同时,从潮流仿真计算角度讨论分析了将能量存储型和能量回馈型装置结合应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95.
浅谈信息化建设中的容灾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容灾已经成为信息数据中心建设的热门课题,容灾技术也快速发展起来。但由于容灾方案的技术复杂性和多样性,一般用户很难搞清其中的优劣。为此,从容灾的等级以及技术指标出发,论述容灾中用到的存储区域网络技术、基于SAN的互连、远程复制技术,以及现流行的CDP(持续数据保护)等技术;同时.对主机型远程容灾、存储型异地容灾、虚拟化容灾和CDP连续数据保护容灾解决方案进行对比,从而合理规划和选择适合自己业务特点的容灾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6.
首先讨论了晶闸管的反向恢复过程以及晶闸管反向恢复电流的数学模型,然后以ABB公司的晶闸管5STP34Q5200为例,用Matlab建立晶闸管反向恢复电流的指数函数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仿真发现,在换相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线路电感值越大,晶闸管换相过电压越大。  相似文献   
97.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调整的概念和必要性,介绍实现列车运行自动调整的基本思路:时刻表调整和行车间隔调整。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目前存在的列车运行自动调整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为列车运行自动调整问题的建模和算法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研究目的:为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三星奖与美国LEED金奖评定要求,本文结合大竹林车辆段综合楼自身特点,从土地资源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以及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阐述符合工程特点的系列举措。研究结论:大竹林综合楼采取的措施符合国家建筑三星奖要求,达到美国LEED金奖评定水平:(1)双层玻璃幕墙、地源热泵系统、地道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光伏光导系统等节能措施的采用充分体现了新兴实用技术在绿色建筑的适用性;(2)列车再生制动系统的应用体现了轨道交通建筑的特点;(3)雨水回收系统满足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定标准;(4)本工程实例可以为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内类似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
乘务夜早任务连乘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为"城轨")乘务普遍采用的轮转策略。编制良好的乘务夜早任务搭配方案可保证乘务员工作的均衡性和安全性。根据城轨乘务夜早任务连乘需求,建立了相应的最优分配模型(NMC模型),设计了夜早连乘任务综合费用函数,并结合传统的匈牙利算法对NMC模型进行了求解。以某地铁线路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NMC模型所编制的夜早连乘方案能够满足现场需求,可提高乘务夜早任务搭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0.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在早、晚高峰或突发大客流情况下,客流量超过列车最大承载能力,乘客将排队等待后继车辆而延长等车时间。乘客等车时间是评价交通服务水平和优化列车开行方案的关键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列车时刻表,利用排队论方法,准确计算严重拥挤情况下乘客等待时间的模型。针对乘客等车时间计算模糊的问题,在考虑乘客实时到达规律、OD(起讫点)分布、发车间隔和列车运能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双向的大客流和常规客流的等车时间累计计算方法,可为大客流的时刻表优化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累计输入-输出算法计算大客流等车时间的实例,分析多参数变化趋势。实证表明,模型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双向的大客流和常规客流的等车时间实时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