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1篇
  免费   258篇
公路运输   1235篇
综合类   1266篇
水路运输   892篇
铁路运输   1400篇
综合运输   22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无砟轨道线路临时架空技术是在轨道病害修复过程中保障列车正常运行的关键。本文结合一高速铁路车站无砟轨道沉降整治工程,研发了适用于无砟轨道线路的临时架空装置。该装置以钢垫梁作为架空主体,可采用1片钢垫梁替换1块轨道板架设临时线路,也可采用多片钢垫梁替换连续多块轨道板,构成多跨连续的架空结构。架空装置施工便捷,稳定性好,安全可靠。现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列车通过临时线路时的脱轨系数、减载率、轮轴横向力以及钢垫梁的跨中竖向、横向挠度等指标均小于相应限值。该装置所架设的临时线路能够满足高速铁路列车以速度45 km/h通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2.
分离式舵不同操舵方式可产生差动舵角,目前,针对差动舵角对高速机动潜体的旋回运动特性研究尚未完全展开。为此,本文以分离式舵6DOF运动方程为基础,研究差动舵角对高速旋回潜体运动姿态、特别是横倾的控制能力,比较不同差动舵角对潜体定深、变深运动姿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差动舵角对于潜体高速旋回时的运动姿态、特别是横倾有较强的控制、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通过建立考虑局部地形条件的场地模型,采用粘弹性理论设置人工边界,考虑入射角进行等效地震荷载输入,对五种不同地形和坡度的场地进行地面地震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凹状河谷地形和凸状山脊地形相比于平地地形来说对地震动具有放大效应,坡顶的地震响应要高于坡底的地震响应,地面地震动响应大致呈现与地形类似的形状,迎波面地震响应要高于背波面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994.
中低速磁浮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其技术特点能否适应旅游景区发展需要综合分析评判。通过对景区发展需求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中低速磁浮交通与传统轮轨交通技术特点,结合凤凰磁浮文化旅游项目研究中低速磁浮交通在景区交通中的适应性。研究表明,(1)景区交通发展需解决景区可达性,促进景区经济发展,优化景区交通线网,保护景区生态环境。(2)中低速磁浮具有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线路适应性优、投资成本低等特点。(3)中低速磁浮在景区交通应用中应与景区发展相适应、与交通规划相适应、与客流水平相适应、与建设条件相适应、与经济效益相适应。(4)在凤凰古城的应用中,磁浮交通促进客流初期增长70.69%,改变71.6%的游客和71.4%的居民出行方式,相较出租车旅途时间缩短66.67%。  相似文献   
995.
选取福州市三环路的绿化带进行实验,主要以樟树与灌木、黄槐与灌木、刺桐与灌木、羊蹄甲与灌木绿化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树种的郁闭度,在不同噪声强度下,各树种搭配衰减效果,进一步分析郁闭度与单位长度绿化带衰减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刺桐与樟树绿化带郁闭度较高,黄槐次之,羊蹄甲郁闭度最低;黄槐的降噪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樟树与刺桐,羊蹄甲的降噪效果最差,且噪声声级越高,绿化带衰减效果也越理想;郁闭度与噪声衰减值关系相关性较差,郁闭度需结合树木枝叶相关特征来分析整个树木的空间立体结构,进而建立与衰减效果之间关联。  相似文献   
996.
确定合理的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对压缩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构建满足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计算模型,提出了接车进路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由线路限制速度、站前坡坡度、制动力使用系数三因素(简称三因素)所确定的车载设备监控制动距离内列车运行时间。然后,通过对常见的线路限制速度、站前坡坡度、制动力使用系数取值下的车载设备监控制动距离内列车运行时间进行牵引计算仿真,并运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三因素的影响显著度,得到了线路限制速度、站前坡坡度对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影响显著的结论。最后,基于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计算模型,得到了一组指定到达追踪间隔下的高铁车站接车进路长度表,为高铁车站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97.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speed limits on local air pollution using a series of date-specific speed limit reductions in Oslo over the 2004–2011 period. We find that lowering the speed limit from 80 to 60 km/h reduces travel speed by 5.8 km/h. However, we find no evidence of reduced air pollution as measured next to the treated roads. Our estimates suggest an annual time loss of the speed limit reductions of 66 USD per affected vehicle. Our findings imply that policy makers need to consider other actions than speed limit reductions to improve local air quality.  相似文献   
998.
回顾了我国铁路旅客列车运营速度从低速到高速的速度变化历程;介绍了为提高旅客列车运营速度,我国铁路部门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试验、运营等工作情况;对部分客车和动车组的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9.
Accessibility is a valuable indicator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 transport network. Nevertheless, its analysis can lead to very heterogeneous results depending on the method adopted, thus still struggling to be considered by policy makers and in planning processes.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accessibility analysis as a planning tool, by proposing an alternative model to estimate the relative accessibility of a destination by public transport (PT). Indeed, PT is a mobility paradigm that has been supported to reduce the negative externalities produced by private transport, especially in environmentally fragile contexts. The model includes a set of eleven factors affecting public transport operation which refer to four macro topics: connectivity, multimodality, tariff/ticketing, and info-mobility. They are integrated into a Public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index which analyses a series of nodes along a route and detects the progressive variation of accessibility. Eventual shifts are highlighted, includ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factors feeding them. The model is tested for the Lana-Zurich (IT-CH) connection, showing how the most relevant issues are caused by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national and transregional integration of the services. Through this process, the model aims at backing policy makers in the detec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transport barriers and related causes.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明确路面平整度对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的静态影响机理,减小工程应用中的误差,针对手持式逆反射测量仪和车载式逆反射测量仪,在忽略仪器测量基准平面偏差的前提下,参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路面平整度“最大间隙”的要求,分析路面平整度影响下的现场测试几何条件,提出逆反射标线板设计方案及其参考值赋值方法,开展手持式逆反射测量仪和车载式逆反射测量仪的测量偏差试验。在逆反射标线板参考值赋值过程中发现,反射照度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降低,同逆反射亮度系数随入射角变化产生的变化趋势呈非线性关系。手持式逆反射测量仪和车载式逆反射测量仪无法识别入射角产生的偏差,仅通过测得的反射信号强度计算得到逆反射亮度系数,因此其变化趋势和反射照度随入射角变化的趋势相近。入射角偏差对车载式逆反射测量仪测量结果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r22为4.8%,对开放光路的手持式逆反射测量仪测量结果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r12为7.4%。研究结果表明:入射角偏差对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的现场测量结果影响较大,在现场测量时应注意调整仪器的放置位置;车载式逆反射测量仪较手持式逆反射测量仪抗干扰的能力更强,在路面平整度较差的路段选用车载式逆反射测量仪并进行数据修正能够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建议车载式逆反射测量仪选取9 m内最大高程差不超过7 mm的路段进行现场自校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