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62篇 |
免费 | 52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572篇 |
综合类 | 2678篇 |
水路运输 | 1434篇 |
铁路运输 | 2914篇 |
综合运输 | 3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23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295篇 |
2020年 | 320篇 |
2019年 | 214篇 |
2018年 | 186篇 |
2017年 | 201篇 |
2016年 | 200篇 |
2015年 | 253篇 |
2014年 | 627篇 |
2013年 | 658篇 |
2012年 | 752篇 |
2011年 | 695篇 |
2010年 | 534篇 |
2009年 | 512篇 |
2008年 | 541篇 |
2007年 | 735篇 |
2006年 | 670篇 |
2005年 | 398篇 |
2004年 | 239篇 |
2003年 | 157篇 |
2002年 | 115篇 |
2001年 | 112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232.
刘菊芳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109-111
人化管理以召唤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体生成,构建校园的和谐氛围为终极目标。文章针对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实施人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实践方法作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33.
为促进长江流域航运与水环境的协调发展, 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模型, 建立了长江流域航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模型, 对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效应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 计算指标模拟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 最大相对误差为12.9%, 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长江流域航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系统; 航运污染主要来源于船舶事故污染和船员生活污染, 占总污染90%以上; 人口、水环境、航运及工农业协调增长模式有助于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船舶事故应急管理水平的提高是航运污染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4.
为了提高船闸的通过能力,优化船舶进闸调度,分析了三峡船闸船舶的平均过闸间隔时间,提出了闸外编排的概念,分析了船舶在进闸调度中的操作流程,以安全性和进闸耗时为目标,建立了闸外编排的数学模型,设计了相应的启发式求解算法,将模型的目标和约束条件通过启发式方法生成船舶在闸外的排序法则。数值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闸外编排数学模型切实可行,排序算法可以生成安全高效的进闸方案,闸外编排的实现考虑了船舶进闸时间和安全性原则,缩短了闸次间隔时间,提高了日开闸次数,有效地提高了通航设施的整体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235.
基于无线网络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本系统为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开拓了新路子,对今后无线网络在公路建设项目建设期应用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6.
价值管理研究在设计应用中要达到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考虑项目业主的价值取向,对业主强烈持有的价值观的理解.设计过程中引入价值管理研究,可以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对设计的本质问题进行探察,鼓励业主和用户对设计方案建立自己的设计和实践理念,以便设计师能从这些观点中获益,在设计过程中使得价值转化为设计因素. 相似文献
237.
自动交换光网络连接管理系统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自动交换光网络连接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连接管理系统的主类,并将主类划分成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的多层结构.设计了端到端连接的创建流程,并通过时序图说明了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以及对象协作图说明了对象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数据流向.最后,通过试验网对实现的连接管理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238.
239.
提出一种基于谱变换的IIR移变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利用分块翻转技术实现滤波器的线性相位特性.在满足提取100M范围内的长波不平顺成分的设计参数条件下,仿真计算IIR滤波器的频响误差.仿真结果利明:当翻转块长度为1600时,IIR线性相位滤波器能满足线性相位特性和幅频特性要求,比传统轨检FIR滤涸器节省了95.5%的乘法运算和98.0%的加法运算,前者与后者所需的缓存量之比为9614/2135.利用实测信蚓计算验证了线性相位IIR移变滤波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0.
从PFI融资模式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出发,运用项目融资与风险管理等相关理论,对PFI项目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依据PFI项目风险的分担原则和机制,提出了应对我国PFI项目风险的管理策略及相关措施,以期对推进我国PFI项目健康、快速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