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1篇
  免费   441篇
公路运输   1299篇
综合类   865篇
水路运输   1633篇
铁路运输   586篇
综合运输   129篇
  2025年   61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反应出来的实际问题、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文章指出,必须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以创造优良的水利工程项目,使企业获得较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2.
隧道在施工及建成运营期间普遍存在衬砌开裂或渗漏水等一系列工程病害。对常见的衬砌开裂及渗漏水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济南市水系概况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济南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的理念、原则、构建方案、总体布局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4.
俞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219-222,330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集汇水、过滤、灌溉、储水和自动排水功能为一体的道路雨水资源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设计,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5.
堤路结合在泉州金塔防洪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泉州金塔段堤路结合工程设计为实例,充分分析了堤、路所涉及的水利、市政两个行业的设计规范,选择合适的设计指标,在平面布置、路基和交叉建筑物等方面实现了堤路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6.
钻孔咬合桩工艺在城市部分地铁、隧道工程围护结构中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随着该工艺在上海水利工程(外滩滨水改造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其防渗止水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该文通过外滩滨水改造工程实例,进一步论述其质量控制要点,并分析该工艺在水利工程应用中的推广问题。  相似文献   
37.
沥青—集料表面能参数及其对水损害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丛林 《上海公路》2011,(4):69-72
沥青混合料水损坏是沥青路面主要破坏形式之一。运用表面自由能理论来分析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问题。表面自由能是指处于液体或固体表面的分子与它们处于内部时相比所具有的自由能过剩值。基于表界面理论,推导出沥青在矿料表面的黏附模型和水损坏模型;通过测得矿料和沥青的表面能参数指标带入模型分析得出,沥青在矿料表面的黏附趋势以及发生水损坏的趋势;讨论了沥青和矿料的表面能参数对黏附及水损坏的过程的影响,为沥青和矿料的匹配选择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上海市杨浦区某些街坊小区一遇暴雨即产生严重的积水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找出病症,提出改造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小区的积水顽症。本文结合实际,总结了若干综合技术措施和行政管理、协调手段。  相似文献   
39.
简要介绍了射流井点降水装置的特点、基本原理以及装置的工艺流程及系统布置。通过效益分析表明 ,使用该装置除具有运行维护安全可靠等优点外 ,还具备明显的经济效益。该装置在工程中实际应用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0.
响应时间是温度传感器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温度变化较快的应用环境以及对温度变化敏感的场合显得格外重要。一般标准要求发动机水温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为30s以内。随着对汽车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需要更精确地感知和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因此,迫切需要大幅缩短传感器的响应时间。通过改变壳体材料、形状尺寸,改善导热介质材料、注入工艺等方法,可以将响应时间缩短至6s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