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145篇
综合类   86篇
水路运输   201篇
铁路运输   126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天琦  杨程  邢精连  侯丽  张胤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75-179,M0019,M0020
基于有限元计算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DP盖帽混凝土本构模型,并结合某边坡置换洞加固工程实例,建立其边坡潜在滑块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DP模型与DP盖帽模型分析置换洞的弹塑性破坏程度,对比分析评价其加固效应。研究发现:新开发的DP盖帽模型可成功应用于软件计算中;采用DP模型计算所得安全系数约1.45,采用DP盖帽模型计算所得安全系数约1.41,说明在置换洞加固后存在部分双轴压坏和少量三轴压坏情况,且证明DP盖帽模型能够比DP模型更为精准地考虑混凝土破坏情况,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ActiveX Automation对象模型,实现VB与AutoCAD的连接方法,解决二次开发过程中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Star-CCM+二次开发的整车外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车外流场分析已经成为轿车开发中评价气动阻力与升力等指标的快速手段。通过Star-CCM+软件的二次开发,把整车外流场分析程序化,可以提高整车外流场分析的工作效率、计算精度与结果一致性。程序应用于某开发阶段车型的外流场分析。  相似文献   
4.
自去年北京车展亮相后,斯柯达明锐便倍受瞩目,明锐是斯柯达自加盟大众旗下以来,第一款国产车,在原型车基础上经过了从车身到内饰,再到提升性能和品质的多项二次开发后,于2007年6月6日上市。斯柯达明锐最终在上海大众“破茧成蝶”。  相似文献   
5.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堆载预压是处理软弱土地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文借助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二次开发平台,编写了Duncan-Chang土体本构模型子程序,并应用于公路软基堆载预压过程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6.
AutoCAD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通用交互式计算机辅助绘图与设计软件包。其通用性使得不同的行业可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二次开发。介绍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的演变历程 ,并就ActiveXAutomation技术应用于铁路信号 65 0 2电气集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构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CARD/1在互通立交横断面设计中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刚  刘柏秀 《中外公路》2008,28(2):223-226
互通立交设计中,路基连接段的横断面处理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制约关系,使得此部分设计成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难点.该文结合对CARD/1软件的二次开发和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提出了解决互通立交连接段落中横断面自动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旋  马力  李响 《客车技术》2005,(4):23-25
利用UG软件二次开发了客车主减速器锥齿轮专用设计平台,论述了平台的结构设计与功能模块设计,最后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9.
桥梁现浇箱梁传统三维建模方法存在通用性差、建模精度和模板复用性低且无法联动变更等不足。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边线的现浇箱梁自适应建模技术方法。该方法采用路线识别算法,快速精准提取拟建路线完整的三维空间信息,自动生成桥梁高精度三维边线;结合自建的高度参数化现浇箱梁模板库,智能计算确定关键横断面重要参数;最后,采用拓扑拉伸实现现浇箱梁在多场景下的高准度、高复用性的自适应快速建模。将该建模技术应用于雄安某高速互通、某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桥、诸暨某快速路等多个实际桥梁工程,并与传统技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所提技术具备高效高精度处理斜桥、曲线桥、超高、变箱室、变高梁、变桥宽、鼻端等复杂结构或复杂工况的建模能力,体现了该技术的广泛适用性;(2)所需的建模时间分别为0.4~2 h和2~10 h,表明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现浇箱梁建模效率,建模时间相比传统技术节省约80%;(3)进行桥梁宽度变更,所需耗时分别为0.5 h和4~8 h,表明该技术通过联动变更能显著提升效率,变更耗时相比传统技术节省88%~94%。本文自适应建模技术方法为现浇箱梁快速建模和变更提供了广适、智能、高效的BIM解决方案,是推动桥梁设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助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铁路桥梁占比高、标准构件应用范围广、孔跨布置作业繁重的特点,将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与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相结合,进行桥梁智能布跨研究。文章根据桥梁布跨原则,基于信息集,选用Q-Learning算法对Bentley平台二次开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可视化桥梁布跨方案。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应用于一般铁路桥梁设计中,并从设计层提高BIM数据应用深度与广度,提高桥梁布跨工作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