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3篇 |
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5篇 |
综合类 | 86篇 |
水路运输 | 201篇 |
铁路运输 | 126篇 |
综合运输 | 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有限元计算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DP盖帽混凝土本构模型,并结合某边坡置换洞加固工程实例,建立其边坡潜在滑块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DP模型与DP盖帽模型分析置换洞的弹塑性破坏程度,对比分析评价其加固效应。研究发现:新开发的DP盖帽模型可成功应用于软件计算中;采用DP模型计算所得安全系数约1.45,采用DP盖帽模型计算所得安全系数约1.41,说明在置换洞加固后存在部分双轴压坏和少量三轴压坏情况,且证明DP盖帽模型能够比DP模型更为精准地考虑混凝土破坏情况,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ActiveX Automation对象模型,实现VB与AutoCAD的连接方法,解决二次开发过程中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4.
自去年北京车展亮相后,斯柯达明锐便倍受瞩目,明锐是斯柯达自加盟大众旗下以来,第一款国产车,在原型车基础上经过了从车身到内饰,再到提升性能和品质的多项二次开发后,于2007年6月6日上市。斯柯达明锐最终在上海大众“破茧成蝶”。 相似文献
5.
6.
陈丽君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3,(9):43-46
AutoCAD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通用交互式计算机辅助绘图与设计软件包。其通用性使得不同的行业可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二次开发。介绍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的演变历程 ,并就ActiveXAutomation技术应用于铁路信号 65 0 2电气集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构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CARD/1在互通立交横断面设计中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互通立交设计中,路基连接段的横断面处理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制约关系,使得此部分设计成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难点.该文结合对CARD/1软件的二次开发和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提出了解决互通立交连接段落中横断面自动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9.
贾冉冉;曾敏;严晶晶;郭培栋;杜雪松;柏华军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25,69(3):182-188
桥梁现浇箱梁传统三维建模方法存在通用性差、建模精度和模板复用性低且无法联动变更等不足。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边线的现浇箱梁自适应建模技术方法。该方法采用路线识别算法,快速精准提取拟建路线完整的三维空间信息,自动生成桥梁高精度三维边线;结合自建的高度参数化现浇箱梁模板库,智能计算确定关键横断面重要参数;最后,采用拓扑拉伸实现现浇箱梁在多场景下的高准度、高复用性的自适应快速建模。将该建模技术应用于雄安某高速互通、某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桥、诸暨某快速路等多个实际桥梁工程,并与传统技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所提技术具备高效高精度处理斜桥、曲线桥、超高、变箱室、变高梁、变桥宽、鼻端等复杂结构或复杂工况的建模能力,体现了该技术的广泛适用性;(2)所需的建模时间分别为0.4~2 h和2~10 h,表明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现浇箱梁建模效率,建模时间相比传统技术节省约80%;(3)进行桥梁宽度变更,所需耗时分别为0.5 h和4~8 h,表明该技术通过联动变更能显著提升效率,变更耗时相比传统技术节省88%~94%。本文自适应建模技术方法为现浇箱梁快速建模和变更提供了广适、智能、高效的BIM解决方案,是推动桥梁设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助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铁路桥梁占比高、标准构件应用范围广、孔跨布置作业繁重的特点,将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与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相结合,进行桥梁智能布跨研究。文章根据桥梁布跨原则,基于信息集,选用Q-Learning算法对Bentley平台二次开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可视化桥梁布跨方案。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应用于一般铁路桥梁设计中,并从设计层提高BIM数据应用深度与广度,提高桥梁布跨工作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