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实现客流仿真技术在轨道交通换乘车站评估中的合理、高效应用,基于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特点及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构建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估指标体系,并明确各项指标计算方法、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最后,通过北京地铁安华桥站客流仿真实例,验证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的可行性、全面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公路改扩建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BIM技术结合云计算技术等构建三维模型,利用VR技术模拟安全体验等。此外,提出构建基于BIM技术的协同管理平台,将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相关数据与BIM模型联结在一起,更高效地开展公路建设及管理工作,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3年中国交通事故统计,行人伤亡事故的比例超过23%。为降低行人在交通事故中的损伤风险,各国都在推进行人保护评价方案的发展。目前Euro-NCAP和J-NCAP行人保护评价方案已经逐步完善,C-NCAP行人保护评价方案(概要)也已提出,并将于2018年执行。对比C-NCAP行人保护评价方案与Euro-NCAP、J-NCAP行人保护评价方案在试验区域、试验方法和评分方法 3个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J-NCAP行人评价方案与C-NCAP差异明显,采用日本方案设计的车辆有必要重新进行校核及优化以满足C-NCAP要求。C-NCAP强调生产商提高头型试验区域仿真能力,以提供准确预测值。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实现客流仿真技术在轨道交通换乘车站评估中的合理、高效应用,在初步构建的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优化了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估指标体系,并明确了各项指标计算方法、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最后,通过北京地铁安华桥站客流仿真实例,验证了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的可行性、全面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