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吉迈黄河大桥第二孔桥面,系采用苏联1954年二月九日苏联汽车运输与公路部颁布的“苏联桥涵标准图第10~11册”20米跨径H—13,拖一60级载重的预制装配式上部构造。为了解决缺乏震捣设备,便于人工灌注和插捣钢筋混凝土,将主梁宽度由15厘米改为18厘米,隔梁由宽13厘米改15厘米,使净保护层由1厘米增加至2.5厘米,另外为便于预制施工,将原设计桥面板改为同厚12厘米,每具T字梁重约23吨左右。我们缺乏此项施工经验,工地没有起重机械,小钢轨或平车等设备,级研究后决定利用三个手摇轻型绞车(5吨一具,3吨二具),四个千斤顶(15吨二只,10吨二只),四个工地自制方形沙箱采取平拉和下降过程进行安装,兹将安装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果洛自治州吉迈市于1957年八月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位于拔海四千米的高原上.这里黄河沿着积石山南麓蜿蜒东流,由于山势急降河床比降也急剧的变化着,因此构成了河水湍急冲刷能力大等特点,黄河在这里并不含有粘土类的土壤,因之河水的颜色一般说来是清彻的。由于这座大桥桥位附近河床系冲积的粗沙砾层,河床透水性很强。大桥除两座桥台外中央有桥墩六个,其中:除了两个在黄河主槽内因表面径流,水深在枯水位时期尚达三米,改河困难采用钢筋混凝土沉井基础外(基底标高在4001.2),其余四个桥墩位于表面无水的沙砾河滩中(淹没于一般洪水位,河滩表面标高平均为4008.00公尺,基础底面设计标高为4003.5),基础系两层各高0.75公尺错台园头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