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某城市主跨为129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运营7 a以来中跨不断下挠情况,在不中断交通的条件下,从箱室内加体外预应力、外加结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加固方案对挠度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对原结构的影响,以期为加固已下挠的连续梁、防止其继续下挠提供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特定的泥质粉砂岩地层,以某地下二层双岛四线换乘地铁车站为依托,运用midas GTS软件对支护体系进行模拟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后,表层土体以拉应力为主,深层岩土体以压应力为主,在坑脚位置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其应力是周围岩土体应力的3倍;围护桩+预应力锚索复合式支护体系中,变形最大的位置是围护结构顶部,与实测结果吻合度较高,第二层锚索比第一层锚索锚固效果好,实测锚索受力与模拟锚索受力一致。模拟结果显示,围护桩自身内力较小,因此,在复合式支护体系中,围护桩骨架作用较为明显,受力机理主要通过锚索拉力提供力矩保持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源代码插桩的C程序内存使用错误动态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C程序内存使用错误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分基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类。静态分析工具研制复杂,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的高效工具。动态分析又分为基于目标代码和源代码插桩分析两类。由于缺少完整的语法、语义信息,基于目标代码的分析有时对错误的捕捉、定性不够精确。基于源代码的分析由于其信息的完整可以达到对错误的最精确报告。本文对C程序中的内存使用错误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一个C程序内存错误动态检测工具的设计思想,给出了系统流程、关键数据结构、错误捕捉方法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内部信息发布调度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泉  周晓宇  石建军 《公路》2004,(9):99-102
在我国已建成高速公路收费、监控和通信系统的基础上,讨论为实现高速公路网的全程管理和全程信息服务应当进行的高速公路内部信息发布调度系统设计的研究。包括信息需求、系统的体系结构、软件结构和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为高速公路信息网的合理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采用宏观交通流理论,引入假日交通流空间波动幅度指数,从路网的点、线、面3个层面对假日交通流的空间波动性进行分析。依据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全样本交通流OD数据,按照最短路法把假日前后给定时间段和假日期间的OD交通量分配到路网上,按照假日交通流空间波动幅度指数计算模型,得到路网、路段和站点的波动幅度指数。根据上述模型,对2007年国庆假期前后共3周的交通流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山东省路网2007年国庆假日交通量空间波动幅度指数为15.9%。  相似文献   
6.
周晓宇 《路基工程》2022,(4):229-232
以贵阳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某区间隧道工程为对象,统计分析浅埋暗挖地铁施工的地表沉降数据,研究其沉降规律。结果表明:掌子面前后45 m范围内为沉降主要影响区;地表沉降经历前期稳定、变形、趋于稳定及稳定四个阶段,变形速率是规范控制值3 mm/d的89%~178%,稳定时间为30~80天,平均稳定时间为65天;地表沉降值分布概率与伽玛曲线吻合较好,沉降值小于5 mm和大于70 mm的发生的频率均不超过10%,50%以上的地表沉降值超过了30 mm的控制标准,地表沉降超过某一控制值的概率分布函数符合hill1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高速内燃机连杆大端轴承轴心轨迹的方法,开发了170柴油机连杆大端轴承轴心轨迹的测量装置,并利用该测量装置成功地获得了高达2200 r/min 的连杆大端轴承轴心轨迹。作者在计算中考虑了滑油的压粘效应,并对传统的静力学计算方法进行了动力学修正。理论与试验表明,目前通用的轴心轨迹计算方法尚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8.
控制船用柴油机NOx排放的主要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有关内容和目前降低NOx排放的新技术,提出了航运公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宁波轨道交通某车站基坑的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伺服钢支撑与普通钢支撑的支撑效果。通过建模,对伺服支撑设计方案及施工工序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与普通钢支撑段相比,伺服钢支撑段地下连续墙的最大累计水平变形更小;将基坑施工工序调整为先开挖伺服钢支撑段后开挖普通钢支撑段,普通钢支撑段和伺服钢支撑段地下连续墙的最大累计水平变形平均值分别减小了2.36 mm和2.19 mm;在施工工序优化的基础上,将伺服钢支撑由原来的三、五道相隔布置分别调整为四、五道相邻布置和三、四道相邻布置后,地下连续墙的最大水平累计变形分别减小了2.92%、22.44%。  相似文献   
10.
驾驶人是"人-车-路"闭环系统中的核心。近年来,研发人性化、个性化的汽车驾驶辅助系统逐渐成为行业热点。为了更加透彻地理解弯道驾驶行为特性,为弯道驾驶辅助系统提供功效评估与优化,提出了一种考虑肌电信号的驾驶人弯道行驶过程操纵行为分析方法。招募12名驾驶人在试验场标准路面上进行实车试验,其中包含6名专业试车师与6名普通驾驶人,要求驾驶人分别以30,40,50 km·h-1的不同初速度驶入U形弯道并自由驾驶。试验过程中记录驾驶人颈部肌电信号数据和车辆运动状态数据,分析转弯行驶车辆侧向运动对不同驾驶能力的驾驶人生理体验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驾驶人在不同入弯速度条件下颈部肌电信号与侧向加速度的关联差异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专业驾驶人和普通驾驶人颈部肌电特征值存在显著差异,专业驾驶人颈部肌电信号特征与车辆侧向加速度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驾驶任务难度的增加,驾驶能力好的驾驶人能够较好地适应任务的变化,在进行纵侧向耦合操纵时能够较好地协调身体生理反应与车辆侧向运动保持较好的关联特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索并完善驾驶体验评价方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可为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功能设计与智能汽车行驶性能的用户体验测评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