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50篇
公路运输   246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装配式公路钢桥设计中所采用的简化计算方法的不足,使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受力情况和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并与简化计算方法作了对比,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起法国,人们的第一联想就是浪漫,法国式的浪漫无一例外地与鲜花、时尚服装、香水、联系在一起。只有你真正到了法国,才会发现其实法国人的这些浪漫表达体现了他们对优雅、精致、舒适生活的追求。另外,说到法国的浪漫与精致生活,我们还能想到法国的汽车工业。和其他汽车生产大国相比,法国汽车依靠自身的特质确立了世界领先的地位。保守的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从此,人们开始习惯了“轮子”上的生活;严谨的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从此,人类的足迹可以踏上了世界上更多的角落;浪漫的法国人给汽车生活注入了更多的浪漫色彩,从此,汽车与浪漫有了一份不解之缘,雷诺汽车作为法国汽车的代表,它的百余年的历史演绎了一场沧桑、辉煌的经典传奇。  相似文献   
3.
驾驶员疲劳事故隐患消除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鹏 《汽车电器》1998,(4):16-17
从生命科学范畴论述了驾驶员疲劳事故隐患的起因,提出消除疲劳事故隐患必须消除驾驶员开车时的异常疲劳和大脑麻痹。根据该思想研究成功佩带于驾驶员小腿部与手腕部的驾驶员疲劳事故预防器,能在十几min至一二h消除驾驶员已有的异常疲劳,清醒大脑。在开车时佩带,可预防驾驶员身体异常疲劳和大脑麻痹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杨圆  王春松 《隧道建设》2017,37(Z1):189-193
武汉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东段工程光谷四路站—光谷五路站区间为"S"型连续曲线,最小平曲线半径为350 m,采用盾构法施工。通过对主动铰接盾构机掘进控制的难点分析,从土压力、千斤顶推力、千斤顶行程差、水平铰接角度和前盾水平趋向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控制措施,使成型隧道轴线、管片错台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成功解决了连续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轴线难以控制、管片容易错台等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琼 《隧道建设》2017,37(Z1):107-110
为了解决砂土地层盾构刀盘换刀作业面易涌水、涌砂进而导致作业面失稳坍塌问题,采用水泥砂浆和膨润土浆液组成的混合浆液在土舱压力作用下,通过刀盘开口向砂土地层渗透,经固化后在原有稳定泥膜的基础上形成新型混合泥膜,在利用风镐清除土舱内硬化混合浆液的同时,保留刀盘前段形成的混合泥膜,即可进行盾构刀盘换刀作业。通过在广州某地铁盾构施工项目中的应用,表明本施工技术能为砂土地层盾构换刀提供高效且安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中国超大直径盾构施工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吉云 《隧道建设》2017,37(3):330-335
随着国内城市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在采用盾构法建设隧道面临直径更大、埋深更大、距离更长以及地质条件更加复杂的情况下,中国已经应用不同的超大直径盾构完成了各类项目,文章结合工程案例对盾构设备、隧道内部结构施工、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工艺、近距离穿越建(构)筑物等对国内超大直径盾构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相关施工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7.
崔玉国  陈旺 《隧道建设》2017,37(6):735-741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短管节在牵移和拉合过程中易发生偏移与倾斜,且GINA止水带压缩到设计值难度较大。以南昌红谷沉管隧道为例,从准备、牵移、拉合及后处理4个阶段介绍短管节对接拉合施工工艺。通过对底钢板打磨、涂抹黄油等,减小底部摩擦阻力。采用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液压数据量测、钢端壳间距测量等措施,对短管节轴线及平面控制。实践表明:GINA止水带压缩量误差仅为+4 mm,短管节轴线及平面偏差均在可控范围内,短管节干坞内拉合对接操作可行、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8.
为克服传统预测模型结构单一、预测精度及稳定性不足等缺陷,提出多元体系组合预测模型的建模思路。首先,基于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及ARMA模型3种单一预测模型,构建铁路隧道变形预测体系;再以均方根误差、误差平方和及平均绝对误差等为评价准则或指标,构建各预测结果的误差评价体系,求解各单项预测模型的权值贡献指数,得到最优组合权值;然后利用后验差检验、残差检验和关联度检验构建预测精度校验体系,对组合预测结果进行检验,评价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多元体系组合预测模型在特大断面隧道中的变形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多元评价体系组合模型预测相对误差值均小于2%,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较单一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也一致通过相关检验,验证了多元体系组合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应用决策数据中不同专家的背景知识,找出地铁施工过程中安全测评体系的关注重点,根据地铁施工的特点和SHEL安全模型理论,建立以人-软件(L-S)、人-硬件(L-H)、人-环境(L-E)和人-人(L-L)4个环节为基础的钻爆法地铁施工安全指标体系。请专家给出指标语义评价等级和指标权重语义评价等级,并根据其与三角模糊数的对应关系分别得出三角模糊数评价值。针对不同专家的重要性程度差异,提出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群一致性评价方法,得出专家综合权重,集结评价数据,最终得到安全评价结果。最后,对青岛地铁1号线过海段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解决群评价过程中专家个体权威与群体共识难以兼顾的问题,能够充分利用群决策中的原始评价信息,提高地铁施工安全水平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地下排水深隧,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消除"城市看海"现象,采用调研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调研国外城市排水深隧建设的成功案例,借鉴成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我国城市排水深隧在规划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建设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深隧规划必须坚持雨污分流原则,防涝标准应设为百年一遇;2)深隧层位应建于地下30~50 m的位置,隧道管线应布设在城市易涝区,并且将修建深隧、改造浅管和清淤河道衔接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防洪排涝系统,让深隧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才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3)排水深隧要注重防水设计,防止雨水污染地下水;4)为提高深隧的经济效益,应将深隧与地下快速路的规划结合起来,功能上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