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下承式钢桁半结合桥横梁的面外弯曲和混凝土桥面板受拉的问题,以64和96m下承式钢桁半结合桥为例,对3种现浇混凝土板施工方法桥面系的受力状态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由跨中向两端逐个节间固联纵、横梁后再浇筑混凝土板的方法,可使横梁的面外弯矩大幅度减少。据此提出预制板不设纵梁和待混凝土预制板全部上桥就位并释放横梁面外弯曲后再固联纵梁与横梁的2种施工方法。采用这2种施工方法可以基本消除一期恒载作用下横梁的面外弯矩和混凝土板中的轴向拉应力,如果再加上压重等措施,则可进一步消除或减少二期恒载和活载引起的横梁面外弯矩和混凝土板中的轴向拉应力。  相似文献   
2.
3.
桁梁结合梁及其剪力连接件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4.
桁架结合梁及其剪力连接件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我国某公铁两用特大桥(W桥)将采用混凝土桥面系-钢桁结合梁,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组合结构规范中还没有桁梁结合梁的内容。本文研究了桁梁结合梁的受力特征,针对W桥的具体情况试验研究了栓钉的承载力和布置方案,该成果已用于W桥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6.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长接头螺栓传力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接头的受力机理和极限状态,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荷载水平、螺栓排数和螺栓间距等因素对头排螺栓传力比的影响,得出结论,我国正在制定的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铁路桥涵设计规范》送审稿第二稿中将长接头排螺栓传力比由早先几稿中的0.35改为0.30是安全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借助于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我国某座正在建造中的公铁两用大桥所采用的桁梁结合梁的栓钉在三种不同荷载工况:顺桥方向不均匀竖载;轴力;横桥方向不均匀竖载和不同栓钉布置方案下所受的上拔力的数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ODBC和ObjectARX的建筑结构集成设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建筑结构CAD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指出建立基于数据库的集成CAD设计系统的优点,重点探讨开放数据互连ODBC和新一代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ObjectARX,在此基础上使用ObjectARX与ODBC开发一个基于数据库集成环境下具有完整结构建模功能的软件原型,取得了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9.
秦沈客运专线连续结合梁疲劳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模拟秦沈线连续结合的受力状态,制作了6根模拟试验结合梁,其中配筋率2%和3%各3根,采用单伸臂跨内、跨外两点同步加载模式对每根梁做了200万次疲劳试验,分析研究了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栓钉的受力状态,无钉区两侧密集型群钉中力的分配,梁的刚度变化和应力状态,负弯矩区混凝土中裂纹的发展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配筋混凝土连续结合梁抗疲劳性能优良,200万次疲劳试验后,无钉区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明显比其他梁段大,但最大不超过0.075mm,两侧头排栓钉的受力是栓钉平均受力的1.54倍;负变矩区混凝土板中的最大裂纹宽度不大于0.13mm;梁的刚度没有明显的下降,梁的挠度和应变都接近于第一状态线弹性理论计算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层次细节方法不能一直保持模型的二维流形性,提出2种基于图形旋转系统的拓扑改变操作Cut Tunnel和Create Tunnel。Cut Tunnel操作算法通过输入环绕待切断柄的1条封闭轨迹的顶点集合,然后删除所有与这些顶点相连的边,从而切断1个复杂的柄。Create Tunnel是Cut Tunnel的逆操作。在此基础上,提出1种渐进层次细节理论框架,框架采用基于图形旋转系统的数据结构表示模型网格,分为生成层次细节过程和使用层次细节过程2个过程。生成层次细节过程能够改变模型的拓扑,并自动生成连续变化的细节层次网格;使用层次细节过程使模型从某一层次细节的网格逐渐变形到任意层次细节的网格,并始终保持模型的二维流形性。对Stanford大学的buddhaf模型进行拓扑改变操作、生成渐进层次细节和运行层次细节的试验。结果表明:拓扑改变操作及渐进层次细节理论框架效果良好,模型始终保持了二维流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