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3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有关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发生锈蚀的廖诊断和错误观点进行了剖析,并提出正确的观点,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说明,发生锈蚀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仅可以,而且能够做到节省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2.
FRP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全过程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对FRP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受力模拟分析和参数变化研究,对其现有不同可变形性指标进行对比及徐变变化研究,建立了可分析FRP有粘结或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全过程反应的数值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该数值分析方法是基于增量变形的混凝土受弯构件的非线性分析理论。在该数值计算过程中,有粘结非预应力筋及有粘结预应力筋可以是常规的钢筋或高强钢筋,也可以是FRP筋。与3个不同学者进行的相关试验梁的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是可行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桥梁拓宽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学军  杜进生  吴沛林 《公路》2008,(7):169-174
重点针对桥梁加宽时,上下部结构的连接方式、国内桥梁加宽工程的具体实施、交通车辆荷载及其振动对现浇混凝土接缝质量的影响,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裂缝宽度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建立了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开裂截面中性轴高度三次方程,从而可以得到相应截面的开裂截面惯性矩及有粘结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而后利用中国公路桥梁规范关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方法及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验算方法来计算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裂缝宽度。通过与取自4个不同参考文献的58个实测挠度、3个不同参考文献的93个实测裂缝宽度值与计算挠度、计算裂缝宽度值的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必须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合理设计。论文建立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设计分析方法,首先采用预应力比率法来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和有粘结非预应力筋的用量,而后检查构件的实际预应力度是否满足结构的要求,并分析验算的实际抗弯强度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构件的应力、挠度、裂缝宽度。文中还给出一个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6.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及特点,回顾了国内外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概况,指出了目前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设计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建立了基于增量变形的既适用于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亦适用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全过程数值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模拟构件达到其峰值承载能力后下降段的性能,并可考虑非预应力钢筋及混凝土由于结构进入承载能力下降段引起的卸载而导致的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加载方式、跨高比、综合配筋指标、部分预应力比率、混凝土抗压强度等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延性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曲率延性系数随综合配筋指标的增加而减小。利用本文方法可以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变化、有粘结或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等进行较合理而精确地评估。  相似文献   
9.
常学亮  汪晶  杜进生 《公路》2005,(8):57-63
碳纤维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最新发展趋势,是采用体内先张有粘结碳纤维筋与体外后张无粘结碳纤维筋相结合的预应力配筋措施。本文就碳纤维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设计相关的碳纤维筋抗拉强度、截面平衡配筋率、延性和可变形性,无粘结碳纤维筋的极限应力等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刘士林  汪晶  杜进生 《公路》2008,(7):163-169
修订后的美国AA SHTO LRFD桥梁设计规范和AA SHTO阶段预制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采用基于变形的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公式代替了原来的基于粘结折减系数的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公式。本文剖析了这一转变的原因,并针对美国桥梁规范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公式中,较为繁琐的中性轴高度计算进行了简化。在此基础上,建议了与我国现行公路桥梁规范材料分项系数相适应的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计算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