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车运休需要解决运休地点选择、运休列车确定、运休后接续列车安排、运休后旅客换乘组织及运休后动车组调配等相互作用的5个问题。以列车正常运行及临时限速运行时间、列车从车站出发时间、相邻列车间的最小运行间隔时间、列车在终到站的晚点时间和列车在始发站的接续方式为约束条件,以列车终到站总晚点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列车运休问题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根据列车当前状态反复迭代对模型进行求解。以京沪高速仿真实验系统中沪宁段为背景,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改变原动车组交路计划的基础上,通过运休模型合理安排列车接运及接续,可以显著地提升列车运行调整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浅埋大跨隧道下穿建筑物时的变形控制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厦门市机场路一期梧村山隧道,设计为浅埋大跨结构,并要求下穿密集浦南建筑物片区。为控制该区严峻的环境风险,特别是建筑物的变形风险,建立相应的建筑物变形控制标准,通过施工现场试验段、先期施工、开挖、辅助工法的实施,以及全方位的变形监控量测结果,对该控制标准进行工程验证与反馈分析,从而形成可靠、可操作的变形过程控制综合指标,作为下穿建筑物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研究成果已得到专家组的认可,并在现场开始付诸实施,其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桥梁建造和使用中,因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的例子屡见不鲜,砼开裂成了桥梁的"常发病"和"多发病".文中说明了桥梁砼裂缝种类,分析了裂缝产生原因,介绍了裂缝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据日本《日刊工业新闻》报道,日产柴公司再次同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合作,以扩大重型货车的生产能力.并于今年2月派遣4名技术人员前往中国,开始为期一年的咨询业务.这是根据1991年秋缔结的“友好企业间合作协定”精神实施的.这样,将使二汽的载货8吨重型货车年产能力1万辆增加到9万辆.  相似文献   
5.
基于宾汉体浆液的海底隧道劈裂注浆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流体流变方程和平板窄缝模型,推导出宾汉体浆液劈裂注浆扩散半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求解方法.计算表明,注浆压力差随浆液流变参数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要达到一定劈裂长度,水灰比越小所需注浆压力越大;裂隙宽度的减小使所需注浆压力差迅速增大,并使扩散半径迅速减小,这种影响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结合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全风化花岗岩地层HSC(High Strength Concrete)水泥注浆试验,证明了这一理论的计算结果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一座市政工程隧道的施工监测方法和结果。通过对既有隧道和附近重要建筑物的爆破振速监测以及隧道施工中岩层变形监测,优化了新建隧道的施工方案,保证了既有隧道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和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隧道病害地址雷达监测结果自动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对探地雷达自动生成的数据文件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运用VB6.0编程语言以windows2000为操作平台编制了探地雷达检测结果自动处理系统FDD(FollowingDataDisposition,用以代替人工完成对数据文件数据的读取、编辑与检测成果的导出工作,大大简化了检测数据后处理过程。文中介绍了该软件的结构与功能,并通过实例说明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减少乃至消除不规范、不节约、不均衡的日本生产方式著称于世,其代表产业当推汽车产业。日本同欧美摩擦的激化,也表现在这种生产方式的力度方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汽车研究小组称日本的这种生产方式为:“精益(Lean)生产方式”,是超越国境的生产方式。二次大战后,50年代的日本汽车产业还处于幼年期,远远落后于号称“汽车王国”的美国,然  相似文献   
10.
田峰  魏帮顶  苏玉来 《时代汽车》2022,(12):118-119
电动汽车研究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简要阐述电动汽车主要结构及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原因的基础上,对电动汽车电池、驱动及控制、整车制造三个核心技术的进展进行分析,并从市场、政策、受众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以期帮助我国电动汽车研发企业明确研究和发展方向,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