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110篇
综合类   45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船舶航行安全、可靠性角度考虑,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航行船舶所在海域的气象状况,因此气象信息对于船舶调度管理起到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如何获取气象信息,并把获取的气象信息融合到电子海图显示平台中,对于航行船舶的监控和管理显得十分有意义。针对如何获取气象信息及如何与电子海图叠加显示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SH6606轻型客车后围设计所采用的新结构,在车身整体设计方案中,后围作为独立的总成,由上下两个在的框架组成,由于应用CAD手段,在车身设计中 用复杂形状的钣金件,有利于降低车身重量,有利于采用点焊,提高了设计和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3.
TOD 本身作为高强度开发的地区,具有空间组织方式相对复杂、功能多元丰富、空间服务半径人性化等 特点,这将在理论上建构起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的新图景。回顾 TOD 的相关理念及典型图示,试图从空间句法的 角度剖析 TOD 的空间模式与内涵,以此分析 TOD 作为单纯的交通节点与活跃的场所中心的区别。探讨 TOD 适 用于跨越空间的超链接隧道与强化多层折叠空间的精细化转换的区别,以及 TOD 推动随机个体吸引点的体验与 促进复杂空间结构的集体呈现的区别,这些都能刻画真实 TOD 的某些景象。而空间句法则提供一种思考和验证 的定量工具,从物质空间构成、交通出行模式、社会功能组合、人类行为感知等角度,描述这些复杂而有趣的 TOD 建构过程,寻求 TOD 所带来的空间价值溢出,优化 TOD 本身的空间体验行为。研究表明,空间句法将为 TOD 的空间动态营造提供良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力释放模拟卸荷的大小,结合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卸荷对掌子面稳定性、坍方破坏形态与应力路径的影响,并同极限分析的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卸荷量增大,掌子面安全系数整体非线性降低,前期降低梯度较后期大,应重视早支护对稳定掌子面围岩的作用。低卸荷量下,掌子面前方无塑性区;随着卸荷的提高,塑性区首先发生在掌子面中心偏下方的小部分范围,并进一步扩展;塑性区形状类似于半个椭球体。掌子面呈现鼓出状态,其中心部位存在一个低应变区;随着卸荷量的增大,掌子面位移增大,并向地表逐渐扩展;掌子面最大位移所在位置逐渐向掌子面中下方转移,此部位是位移控制的重点。地表沉陷范围集中在掌子面上方对应的地表,隧道中线位置最大,向四周逐渐减小。平均应力随着应力释放的增大而减小;偏应力存在极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数值模拟和极限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差异与隧道断面形状及破坏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青藏线(格—拉段)空调列车冬季运行过程中车外环境条件对车内环境参数的影响特征,采用湍流Realizable k-ε模型对车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的沿线变化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了列车围护结构外表面各方位综合温度沿线变化曲线以及各方位综合温度差异由大到小的顺序。列车行经海拔最低的格尔木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站点时,沿车长方向给定位置处的气流速度均低于车内允许风速上限值,车内同一位置温度的平均水平在唐古拉站点时要稍高于格尔木站点。列车行经2站点时在所选位置竖向温差均在1.5℃之内,符合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地评价;建立了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作出决策。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成本与效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文斐 《交通科技》2004,(4):125-127
对沥青混凝土固定和分散拌和站的成本进行预测分析,并对二者的优势和效益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固定拌和站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得出,集中拌和是筑路业进步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9.
文章结合国内外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选择与设定主动安全、被动安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三方面评价车辆安全性能的具体指标,并基于交通事故环境挖掘了人、时间、地域等影响安全评价的其他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调研法,确定评价车辆安全性能指标的权重,构建出评价车辆安全性能的有效算法,并分析了算法的可行性;基于某大型保险公司2016与2017两年的保险事故理赔数据,选取市场保有量高的乘用车辆数据进行实例分析,计算车辆安全的各项具体指标,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车辆经过检查井及井周路面时的车辆荷载动态特性,采用井周路面病害调查的方法确定了井周路面病害类型及范围;考虑井盖的变形和振动,建立了车-井盖耦合多自由度振动模型;分析了车辆荷载冲击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检查井及井周路面平整度激励作用下,车辆由井周路面驶入正常路面时车辆荷载冲击系数达到最大值,此时车辆荷载为静载的1.35倍;各因素对车辆荷载动态特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井周路面病害导致的高差>检查井沉陷量>坡度变化率>行车速度>井盖刚度系数。由此可见,车辆经过检查井及井周路面时路面的平整度大小是(井周路面病害导致的高差、检查井沉陷量和坡度变化率)导致车辆荷载冲击效应是否显著的原因,也是井周路面频频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