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篇
  2018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奥迪S1     
正奥迪家族中的小字辈简洁而充满刺激S1采用了奥迪quattro系统中最简单的一种。从形式上,它和之前那些本质上是前驱奥迪的适时四驱系统很类似,通常大家都叫它Haldex系统。它会在需要的时候将动力分至后轴。它的核心是一个安置在后差速器前端的紧凑的多片式湿式离合器,通过液压方式启动。该系统经历过多次换代,早期版本是响应式的——它们必须要先检测到打滑才能启动。同时,液压泵也是通过机械驱动的,压力也不够高,所以响应速度很慢。S1用到的是第四代Haldex系统,和上一代TT是一样的。第四代和第五代Haldex采  相似文献   
2.
<正> 4.连续循环中的不稳定性 众所周知,每次燃烧情况的不稳定使各循环之间、各缸之间所产生的压力不同。然而,若点火时刻为循环中的最佳点,则它的燃烧率接近于平均值;提前点火使燃烧循环加快,而滞后点火使燃烧循环减慢。而任何偏离循环的正常水平则意味着效率上的损失、功率上的损失,汽车驱动性降低。同时由于非均衡循环而导致非最佳点火时刻,引起废气失控。同样,最快燃烧速度的循环确定辛烷值极限值,因此其压缩比必须低于在循环中能连续反复进行燃烧的压缩比。  相似文献   
3.
在点燃式发动机中,三个不同的因素控制了整个燃烧过程:燃烧室的几何形状和火花塞的位置、可燃气体的等速运动和它的紊流特性以及汽油—空气可燃混合气的化学成分。本文研究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是为最佳燃烧室设计提供一个理论性的依据。其设计目的是以高的容积效率和最少传给缸壁热量来获得快速的、稳定的以及可重复燃烧且连续进行的循环。  相似文献   
4.
正意大利纯种赛马的反常规尝试有利有弊从某种程度上说,Aventador的布局对向前轴输送动力是十分理想的。从Countach开始,兰博基尼就选择了中置V12发动机,并将变速箱安置在了发动机前方的中央通道里,而非通常的发动机后方,也就是整台车的尾部。这种布局有它的优势:车重将更居中,而且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杆(在那些还在用手动变速器的年代里)可以直接连到变速器上,而不需要较长的杆  相似文献   
5.
本田NSX     
正电机为日本超跑带去了新的维度NSX搭载了本田命名极其言简意赅的Sport Hybrid SH-AWD系统,即Super Handling AIIWheel Drive(超级操控全轮驱动)。中置发动机的NSX为其双涡轮V6发动机搭配了三个驱动电机:两个前轮各有一个电机,第三个电机被安排在了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被称为"直驱"电机,它也被用作启动电机,替代了传统车的12V启动电机和环齿系统,节省了一些重量。总的来讲,电力系统集中布置在了车身中间,用来控制电池充放电的控制器位于传统车的变速器通道中,锂离子电池组则被横向布置在了座椅之  相似文献   
6.
福克斯RS     
正"Twinster"为福特的钢炮指明了新的方向福克斯RS的全轮驱动系统的特别之处在于当前后轴啮合后,前后齿比上的微小差异(2%以内)让后轮转的比前轮快那么一点点。它们转得快了点,后轴承担的扭力就多了一点,带来一种后驱的感觉。该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来自GKN的名为"Twinster"的设备,来代替常规的后差速器。传动轴时刻保持转动,但Twinster只会在需要的时候啮合,啮合时,两侧的湿式多片离合器组会启用。稳态时它们是脱开的,后轮和传动系统分离,保证经济性,同时也是为了不让后轮总比前轮转得快。Twinster同时还身怀另一项传动系的绝技:实  相似文献   
7.
奥迪RS4     
正奥迪全时四驱荣耀加冕奥迪的全时四驱系统很多年中一直围绕着托森Torsen(torque sensing,扭矩传感)中央差速器。那是定义quattro系统的核心。而随着2010年初代RS5发布,一款被称为冠状齿轮差速器的全新扭矩分配部件也走上了历史舞台。它被安置在变速器壳体内尾部,默认扭矩分配为40:60,但可在15:85到70:30之间自动调节。该单元由两个冠状轮组成,分别将动力送至前轴和后轴,二者中间镶嵌着小的差速齿轮。两个冠状轮啮合面直径的比例提供了稳态中的扭矩分配比例,后轮更大,和前轮的比例是60:40。后冠状轮之后有一个多片式湿式离合器,前冠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主要叙述了6100-IZ涡轮增压汽油机增压后,发动机特性的变化以及在不同大气条件和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发动机的功率修正和性能预测的方法,即根据已知标准状态下(标准大气总压力及测试温度)的输出功率计算出在其它海拔地区的功率指标,以及在同一海拔高度下大气状况改变后功率将会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