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沿线“白色污染”不仅污染环境,影响居民健康,更损害城市形象。为加大广深铁路沿线白色污染整治力度,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首次将沿线和车站的白色污染治理纳入年度环保目标责任状考核内容,明确规定了职责范围和工作目标,组成专门检查小组,每月末添乘对沿线白色污染情况进行检查评分,予以通报,季末综合考核,做到奖罚分明,责权利统一。经过实践,取得较好成效,为建立广深安全文明标准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将稀土氧化物制备成纳米管的方法进行综述,介绍了激光烧蚀法、溶胶-凝胶法、碳纳米管模板法、固相法、表面活性剂模板法、水热法等各种方法的特点,并简要介绍了稀土氧化物在发光、磁性、催化等各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比较原船方案和优化方案在两种装载状态下固定起吊7500t时的数据,发现了一些问题。从而进一步分析了探讨数值分析法中所采用的优化原则的局限性。通过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运用相关的数学软件,分析总结出压载舱分舱时的规律。比较分析几种典型的回转起吊的工况,总结出回转起吊时的一些规律。最后,归纳出如何优化设计大型起重船的压载舱。  相似文献   
4.
将稀土氧化物制备成纳米管的方法进行综述,介绍了激光烧蚀法、溶胶-凝胶法、碳纳米管模板法、固相法、表面活性剂模板法、水热法等各种方法的特点,并简要介绍了稀土氧化物在发光、磁性、催化等各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BRT主动优先控制配时,大多忽略红灯期间次干道排队长度过大,甚至溢出交叉口进道口范围的问题。据此建立优化模型如下:以交叉口乘客人均延误和次干道排队长度二者为约束组建双目标优化函数。最后,运用Synchro软件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此模型能有效降低次干道排队长度过大问题,优化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纤维对水泥砂浆土的加筋效果,开展了聚丙烯纤维水泥砂浆土三轴压缩试验,研究纤维掺量、水泥掺量、掺砂量、养护龄期等因素对纤维水泥砂浆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偏应力、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水泥砂浆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硬化型,聚丙烯纤维能有效提升水泥砂浆土的韧性.纤维水泥砂浆土的破坏偏应力随纤维掺量的增...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养护温度对水泥改良风积沙的影响,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选用的养护温度为30℃,40℃,50℃,60℃,70℃和80℃,水泥掺量为4%和5%,压实系数为0.90和0.95。研究不同养护温度对水泥改良风积沙的应力应变曲线、无侧限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和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温度升高,水泥改良风积沙的应力应变曲线左偏态特征越显著,无侧限抗压强度近似线性降低,峰值应变近似反比例降低,而刚度近似线性增大。与标准养护条件相比,水泥掺量5%,压实系数0.95的水泥改良风积沙在30℃,50℃和80℃养护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降低了1.1%,17.4%和40.6%,峰值应变分别降低了19.7%,31.8%和40.2%,刚度分别增大了18.0%,32.6%和77.9%。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夏季路基施工时,考虑70℃养护条件,掺量5%的水泥改良风积沙能满足铁路路基基床底层填料设计要求。本文研究成果对风积沙铁路路基基床设计和施工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茴栋  何炎平  李洪亮 《船舶工程》2010,32(2):60-63,42
针对大型起重船压载舱的特点,提出了数值分析法的数学模型和优化原则.以7500t全回转起重船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分析法对其压载舱进行具体的优化设计.选取四种典型的工况,评价压载舱工作时的各个参数指标,比较原压载舱和优化后的效果,从而得出数值分析法可以作为压载舱优化设计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受空间制约的快速路下匝道衔接段优化设计与控制的思路,即通过计算允许排队长度与绿灯时间关系,对相邻交叉口采用半感应控制方式,保证了衔接段的车流交织长度。分析了绿灯时间参数的确定方法和交叉口半感应控制流程。通过Vissim软件仿真进一步说明了方案的有效性。同时还指出,在空间严重受制的情况下,交织段可采用类似于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