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动力装置和各种独立的技术设备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必须提高其自动化水平的课题,以便改善装置运转的可靠性和降低维修量。本文叙述关于船用蒸馏式多级绝热淡化装置(瞬时闪发)的自动化问题。目前船上用的这种型式的蒸馏式淡化装置,结构相当复杂,且很少从装置流程中各参数间相互影响的观点进行研究。从所有已开拓的蒸馏方法看,多级闪蒸效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闪蒸式淡化装置的自动调节系统,应能在取消固定值班,  相似文献   
2.
孟秋红  郭京波 《天津汽车》2007,(3):19-21,40
再生制动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方式。传统的汽车制动,是将车辆的动能变为摩擦片的热能浪费了,而再生制动技术的目的就是使这部分能量储存起来再利用,此种技术节约了能源,并降低了废气排量。文章对再生制动技术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再生制动技术的节能原理;从传动方式和能量存储方式上对再生制动技术汽车的名称作出定义,同时对再生制动汽车的功率流进行了分析。指出再生制动汽车在达到回收制动能量目的的同时,具有很多优点,是当前汽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4.
5.
在船舶机器制造业的制品中,一般轴与轴套零件的连接形式都是通过键、销、槽或采用带安全过盈配合来实现。特殊的地方有用异形无键(非圆形)连接,异形无键连接的形式和优缺点在已出版的技术科学硕士吉姆切柯专著论文中有详细的论述。远在30年代,德国航空、机床制造、汽车和其他工业部门早就已经采用了摆线型线为基础的无键连接。50年代,为了建立无键连接,苏联就已经研制了新型的、工艺性更好的型线,叫做等轴轮廓线或 PK 型线。但由于没有专用的设备来加  相似文献   
6.
本语言针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严重的不均匀产生的离析现象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由于加热肋表面缺乏高生产率的制造工艺,因而限制了它在锅炉制造中的应用。而今,这种制造工艺已经建立。它是用带肋片的各种管子制造加热面。为了在技术与经济关系中选择最合理的肋片形式,必须全面地包括对动力技术设计的最新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本文介绍了联合生产组织《红色锅炉工》研制的——805重油锅炉烧水经济器所用的各种肋片技术,给出了经济效率多准则的比较分析结果。文章根据参考文献的方法,仅对用肋管制造的加热面结构作了研究分析。这种结构到目前仍可用塔干诺斯基锅炉厂的加工工艺制造,并进行了全面或部分的工业鉴定(图  相似文献   
8.
古.  АМ 高振榕 《机电设备》1992,(1):24-28,21
由于柴油机动力装置实质上已取代了船队其它型式的动力装置,因此,大蒸汽量高蒸汽参数的主锅炉的生产实际上已经停止。但从本次五年计划中可以看出,唯一高热容量锅炉产品是装有原子蒸汽发生器的船舶,而以煤供暖的船舶可以看作是一种例外,因为它并不影响全局情况。同时大量建造辅锅炉和废气锅炉,并有进一步扩大使用这两种辅锅炉的趋向。据日本运输部的资料,1986年上半年日本制造了230多台船用锅炉(其中有137台辅锅炉和95台废气锅炉)。1987年制造了200台辅锅炉和120台废气锅炉。  相似文献   
9.
管片式菱形冲孔立刺板芯传热与阻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现有东风4B型机车中冷器扁管强化板芯-冲孔立刺强化板芯进行了传热传质比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冲孔立刺强化板芯使传热增强,但阻力增加程度较大。在相同泵功率条件下,传热强化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10.
离心泵与其他类型泵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因而在船舶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油箱、容器和舱柜的抽空等。在输送液体的过程中,通常泵的吸入侧的静扬程会有所降低。正因如此,储液舱柜中的空气(气体介质)才有可能通过吸入口进入管路,并由于叶轮入口处绝对压力的降低而在离心泵的过流通道内产生气蚀。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防止空气进入吸入管路,但是目前只能依据现有的和允许的汽蚀余量值,靠降低流量来避免汽蚀。由于苏联造船界目前还没有能够准确而有效地评价汽蚀余量值的技术设备,只能采用人工调节,因而其精确度只能取决于操作者的技能。这样一来,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