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VRML中粒子系统实现电磁波的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便于战场指挥员全面、直观地观察战场上各种电磁设备所辐射的电磁信号及其参数特点,文章提出一种利用VRML中粒子系统来实现电磁波的可视化的方法。经实验证实此方法具有形象逼真、渲染速度快、实时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述了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质,详细研究了水泥稳定钢渣在水泥不同剂量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冻融劈裂强度等性能,结果表明水泥稳定钢渣性能优良,可用于道路建设。  相似文献   
3.
基于济南轨道交通R1线工程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下穿京沪高铁,采取数值模拟手段研究隔离桩桩长、桩间距等不同设置参数下,对既有高铁桥梁结构的保护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增加隔离桩桩长可以提高保护效果,反之降低;隔离桩桩间距增加,保护效果有所降低。通过计算分析,隔离桩采用桩间距1.2 m、桩长39 m(桩端位于隧道底部以下4 m)较为合理。采用室内模型试验针对桩间距1.2 m、桩长39 m隔离桩设计方案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所下穿的两侧承台沉降变形均较小,承台沉降最大值仅0.5 mm,隔离桩设置可有效减少盾构施工对高铁桥桩影响。现场全自动化监测结果显示,承台沉降及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均未超过0.4 mm,小于控制值1.0 mm。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结果比较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3D GIS技术的海缆敷设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海底光(电)海缆通信网络的规划、管理和维护的复杂性、多维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以及传统的平面规划方式不够形象直观的问题,采用基于交互式3D可视化组件Contact的网络规划、管理和分析方法,实现对海缆的前期规划、三维可视化管理以及故障点定位等基本分析功能,可以满足海缆敷设规划、分析与管理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和给出了可拆卸性的设计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有向网络图建立了可拆卸性设计的评价模型,计算出了可拆卸性设计因素的关联度矩阵并提出了可拆卸性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影响可拆卸性的指标及其相互关系。最后以打印机的墨盒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供水管网多事故关阀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事故点关阀分析的需求建立了基本网络模型,并建立阀门之间的控制关系,应用广度优先搜索遍历供水管网图,找出多事故点时的关阀集。根据阀门之间的控制关系剔除可不关的阀门,得出最优的关阀方案,并列出了受影响的管段。  相似文献   
7.
张石高速公路保定段建设阶段,通过分析路面和桥梁施工对环境的潜在影响,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分类器组合原理,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分类器组合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基于贯穿码特征的分类器对字符分类,然后,由基于投影特征的分类器对经过上一级分类器分类后的字符进行识别.试验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提高光学字符识别率.  相似文献   
9.
以青岛市地铁3号线万年泉路站—李村站区间隧道下穿中国银行李村支行、万隆商厦建筑物为例,从注浆加固砂层、加强隧道初期支护措施、岩层开挖施工控制及地面预加固等方面提出上砂下岩特殊地层条件下隧道下穿建筑物变形控制措施。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上部砂层注浆加固后隧道应力及地表变形规律,并对比分析注浆加固、不加固两种工况下地表变形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地表沉降值随洞身范围内砂层分布区域增加而增大,揭示了地表沉降主要是由洞身范围内砂层开挖引起;砂层注浆加固对控制地表变形效果明显,将地表变形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可优化建筑物地表预加固措施。现场监测结果显示,隧道施工期间洞内拱顶沉降及净空收敛最大值分别为4.5,1.57 mm,建筑物最大沉降量仅为3 mm,累计变形以隆起为主,远小于建筑物变形控制指标,验证了设计方案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建筑式仿真系统中实装开展的船舶消防训练,其灾害模拟程度不高、训练效果不明显,因而很难更好地评估消防员的灾害处置能力并提供决策辅助。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舰船虚拟消防训练系统通过将环境、灾害、训练策略等模型化,较好地解决了灾害模拟逼真度、仿真训练实效性等问题,为火灾模拟、消防训练、决策和评估提供了可靠途径。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船舶消防训练中的应用,讨论了船舶虚拟消防训练系统的体系框架结构,并对系统的5个底层模型及其建立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