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大型客轮搁座于浅水区域,作为水上游乐设施的可行性研究成果。根据实际航道情况,确定就位和座滩的状态,计算了压载量并分析了在该状态时船舶的强度状况、地基反力及船体变形,认为船舶在座滩状态是安全和稳定的,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鉴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票机发卡装置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发卡装置。该装置采用双票箱单通道单刮卡机构,依靠票卡自重进行缓存区补票;同时刮卡模块和传送模块的浮动设计解决了票卡粘连问题。新装置增设了缓存区和暂存区使发卡流程得到优化,发卡速度和稳定性得以提高,成本得到了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方法,研究直线型滑坡在滑面位置已知而桩排数目及桩排间距不同情况下,各排抗滑桩的推力分配规律,总结出直线型滑面滑坡多排抗滑桩优化设计原则:当各排桩承担滑坡推力较小时,可适当减少抗滑桩桩排数目,充分利用各排桩的抗滑能力;当某排桩承担推力过大时,应考虑调整桩排间距,以使各排桩受力趋于合理。试验研究结果对于抗滑桩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铁路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优势、铁路全生命周期BIM应用需要、铁路BIM应用科研申报及标准编制需要和铁路BIM应用保持领先需要方面分析BIM应用的必要性;结合工程实际,从筹备、设计、施工、展示方面阐述和分析技术思路,核心是以BIM模型为纽带,实现BIM建模及模型在施工和展示中的应用,实现施工过程实时监控,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极限状态法)》 (Q/CR 9127—2018)对铁路路堤边坡、路堑边坡、路堤及地基的整体稳定性检算给出3种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及分项系数,给设计者使用带来了较大困惑,对比分析国内外岩土标准,研究关于边坡及堤坝稳定性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及分项系数的差异;结合前期的研究成果,确定极限状态方程及分项系数的通用表达形式;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稳定性极限状态方程及分项系数。结果表明:铁路路堤边坡、路堑边坡、路堤及地基的整体稳定性的极限状态方程及分项系数存在统一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西南山区5条铁路路堑高陡岩质边坡数据资料,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众多因素进行约简,找出了最重要的一组因素。同时,计算出各因素在影响边坡稳定性中所占的权重值,为后续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埋入式抗滑桩优化设计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埋入式抗滑桩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各类工况,譬如桩长及桩位的变化、桩截面的改变等。鉴于各种工况下模型改变不大,只需考虑抗滑桩的变化,因此有必要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一则可以减少分析的工作量,一次性得到各类工况的模拟结果;另则便于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工况组合,进行对比分析。文章以重庆市武隆滑坡典型剖面的数值模拟分析为例,计算了四种桩长的工况,并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提出了优化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泉  徐骏 《路基工程》2019,(5):99-104
根据川藏铁路高海拔严寒地区的工程特点,基于现代TRIZ理论对重力式挡土墙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装配式重力式挡土墙的结构方案,并采用理论及数值模拟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高速动车组因螺纹松动导致的转向架装配质理问题是国内外关注热点之一。文章通过对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装配工艺的研究,研发了CRH3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智能装配系统。该系统总结了智能装配工序,在目视化作业指导的情况下,最大程度集成了物料管理模块及数据管理模块、工艺管理模块、人员信息管理模块及设备管理模块等多种软件标准模块,实现了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智能化装配。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金华江大桥索塔构造及U形预应力束布置特点,设计了索塔节段足尺模型试验方案,并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分析,给出了空间分析的一些主要成果及与试验实测值的比较,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