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我国“南海Ⅰ号”的出水发掘与保护是一次多学科协同的实践,目前完整呈现的14道舱壁体现了独特的木挂锔连接、肋骨加强、局部双层舱壁板等船体构造与工艺信息。文章通过对各舱壁板构件的测绘、典型横剖面构件的信息分析,特别是与泉州宋船、新安船的挂锔连接方式进行比照,分析了“南海Ⅰ号”舱壁上的典型结构特点,从外板与舱壁连接的视角阐释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船舶结构的牢固性。  相似文献   
2.
李刚  蔡薇  曾青松 《船舶工程》2023,(10):76-83
基于雷诺平均的湍流处理方法,采用SST k-ω方程湍流模型对控制方程进行封闭,时间离散格式为2阶。使用STAR-CCM+商业软件分析帆数量对多帆系统推进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国际拖曳水池会议(ITTC)的不确定度分析规程进行数值不确定度分析。将仿真数据与理论方法和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多帆系统风帆数量增加时,其风帆助航力有明显提升,总推力增加,有更好的助航效果;但推进性能并不是随风帆数目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具体的风帆数目确定还需综合考虑稳性、操纵性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3.
曾青松 《水运工程》2014,(2):126-129
对一种新型的板桩码头结构形式——钢管板桩结构的打桩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钢管板桩组合结构在巴基斯坦QICT-2项目中成功应用的实例,对如何针对钢管板桩组合结构和当地特殊的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桩锤进行了分析和实例验证,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船舶大型化和施工工艺水平的提高,一种新型结构类型——钢管板桩组合结构逐渐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桩基施工困难,通常仅应用于砂土或中等硬度黏土地基.文中介绍了一种以桩内旋挖取土的“打挖结合”的沉桩工艺,可实现直径2 m的钢管桩穿透厚度6~9 m平均标准贯入击数大于80耀120击的砂砾石胶结土层,可满足组合结构的精度要求及设计要求的入土深度,该工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工程价值,可以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钢管桩桩芯混凝土与钢管桩内壁粘结强度的计算,国内港工规范尚无明确的计算理论和计算公式。文章借鉴美国石油协会的《海上固定平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力设计手册》(RP2A-WSD)中的计算理论和计算公式,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今后类似结构问题的解决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大管桩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加固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迪州  曾青松 《水运工程》2005,(10):74-75,79
在复杂的地质条件、高能量锤击的情况下,提出大管桩的桩头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加强环向箍筋等加固措施。实践检验表明,加固措施有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蔡薇  陈琪  曾青松 《船舶工程》2016,38(11):20-23
提出造型三角形概念,并基于造型三角形对大型游艇的主尺度和造型参数作统计分析,通过已有游艇的造型设计特点逆向研究,量化研究大型游艇造型美学中的一般数学规律,使用贝塞尔曲线、NURBS曲线对游艇上层建筑中的曲线进行几何表达,并利用CATIA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针对游艇上层建筑设计的平台,该平台可根据要求快速创建游艇上层建筑三维立体模型,提高了在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阶段中游艇外观造型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