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活性在脑血管痉挛(CVS)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与模型组(CVS组,20只),CVS组又分为1、3、5、8 d组,每组5只。采用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血管造影观察基底动脉(BA)痉挛,放射免疫法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蛋白激酶测定法动态测定血浆内皮素和兔BA管壁PKC活性。结果枕大池2次注血法可以成功构建脑血管痉挛模型,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模型组血浆中内皮素含量和BA壁内PKC的活性均明显升高,且在5 d组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C活性与CV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TIMP-2的表达及其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比较了67例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MMP-2和TI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MMP-2蛋白表达增高而TIMP-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MMP-2及TIMP-2对胶质瘤恶性程度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