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针对动稳定度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通过标准车辙试验,找出动稳定度用于评价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不足之处;为了合理评价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采用非标准车辙试验,改变试验温度与碾压时间,对混合料的温度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温度下,动稳定度中t1、t2的取值是不同的;通过对不同高温与时间条件下车辙曲线的变形速率进行分析,得出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在不同温度下t1、t2的取值;位移-时间曲线中压密稳定阶段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后移,且压密阶段时间越长,压密稳定阶段越靠后,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越弱。  相似文献   
3.
王国忠 《北方交通》2023,(10):23-25+29
以运城市某市政道路工程为依托,采用落锤式弯沉仪对水泥路面板角分3级加载(50kN、70kN、90kN)进行弯沉检测,采用截距值法对板底脱空情况进行判定,并选取了典型面板现场取芯验证脱空情况,得出该路板底脱空率17.4%,采用截距值法评定水泥路面板底脱空时,应综合考虑水泥板设计厚度及强度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5.
密实型废旧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降噪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连续型密级配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AC-20的3种典型级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将废旧橡胶颗粒应用于连续密级配路面具有可行性。混合料的级配曲线由下限偏向上限时,其构造深度、回弹率和动态模量减小,回弹值、竖向振动加速度及相位角增大,均表明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降噪性能随着级配曲线上偏而逐渐降低。且3种典型级配的2.36 mm筛的通过率与其构造深度、回弹率和回弹值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此外,不同加载频率的动态试验还表明车速越高,路面/轮胎间的能量衰减越慢,振动噪声也越大。  相似文献   
6.
7.
振动是存在于船体结构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所带来的危害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根据振动主动控制原理,建立了以压电陶瓷作为执行器和传感器的甲板振动主动控制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建立的实验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压电耦合动力学数值计算,确定了压电作动器和传感器在受控结构中的布置位置;搭建物理实验平台,开发了基于滤波后—xLMs控制算法的单输入多输出的振动自适应主动控制系统,在使用模拟滤波器的基础上,对所采用的实验模型进行筒谐及随机扰动下振动主动控制的物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甲板结构的边界,从而有效控制其振动情况的方法是可行的。这为微小型航行体减振降噪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两个目标硬件的控制器样机快速开发的方法,其中一个目标硬件用于执行控制器功能,另外一个则仿真被控对象。它能够进行实时测试,有效检测控制器功能的实时特性。设计中的绝大多数异常或错误能够被准确检测和及时修正。这种方法有效提高了设计的控制器功能的可靠性,缩短了开发周期。它已被用于一款新型变速器控制单元的设计开发过程,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紫穗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边坡植物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紫穗槐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用途,结合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边坡的特点,提出在该地区的公路边坡上种植紫穗槐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还介绍了紫穗槐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3段已进行MS-2微表处处治,但交通荷载等级、纵坡坡度不同的路段开展处治效果问卷调查,定性分析抗滑处治效果与交通荷载等级、纵坡坡度的关系;选取2条交通荷载等级分别为中等、重的高速公路,对已进行过MS-2型微表处处治且纵坡坡度为1.0%~4.5%的路段开展抗滑性能跟踪检测,定量分析抗滑处治效果与交通荷载等级、纵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