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72篇
综合类   60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环境统计,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环境信息是铁路生产决策部门进行正确决策,制定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依据,环境信息的计算机化服务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同时实现环境信息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在电气化铁路远动系统中采用高性能,低价格,灵活易用的通讯网络BITBUS构成分层的分布式网络系统,用网络结构代替常规的双机加切换器的结构。既简化了系统结构了又成功地解决了系统资源的共与分配,并为系统以后可能的扩展与联网打下了基础。运用软件工程学的有关技术和方法开发系统软件,使系统结构清晰,易于维护和扩充,本文针对电气化复线渡线开关监控系统的特点,给出了该系统采用的软,硬件方案及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3.
4.
文章通过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电化学性能表征测试,分析了不锈钢车体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及性能差异,研究了钝化道次、移动速度等电化学钝化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耐蚀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焊接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发生明显改变,显微硬度下降,表面耐蚀性明显下降,当以10 mm/s单道次钝化作业时,点蚀电位最高,耐蚀性最好,30天盐雾试验后,钝化处理表面未发现明显锈蚀.该工艺已在公司进行了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齿轨铁路接触轨是齿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可靠性对牵引供电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针对250‰坡度齿轨铁路接触轨系统建立了 3种不同中心锚结结构的三维模型以及有限元模型,完成了 3种齿轨铁路接触轨模型在自重载荷下的静力学仿真,并评估了 3种中心锚结的结构可靠性.结果表明:两绝缘支架式的中心锚结结构接触轨出现了应力超标情况,不适用于大坡度下齿轨铁路;三支架式和两支架带拉杆式结构的接触轨静力学状态良好,适用于大坡度下齿轨铁路.研究结果可为齿轨铁路接触轨系统中各构件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应变型岩爆是在深地下开挖引起围岩应力集中后受梯度应力作用下产生的.为探明围岩应力梯度对应变型岩爆围岩破坏及特征荷载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发的真三轴气液复合加卸载岩爆模拟试验装置,在相同模型材料、围压与单面卸载条件下,进行了4种竖向梯度应力加载的岩爆模型试验.试验采用类岩石材料的大尺寸(1000 mm×600 mm×400 ...  相似文献   
7.
针对使用单位在应用《军用机场净空规定》的过程中,容易将新规定与原规定内容混淆的问题,分析比较了机场净空新旧规定的差异,对新规定中净空要求的基本原则、净空区组成和障碍物限制要求等方面的修改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新旧规定的区别,有利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规定。  相似文献   
8.
9.
机场净空区范围确定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决城乡建设和机场净空保护之间的矛盾,分析了气象条件、导航设备、起落航线和飞行技术对机场净空区范围的影响.应用飞行航线理论知识,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机场净空区的组成和范围进行了修改:增加升降带的规定,修改端净空区扩散率为15%,端净空区宽度由2 km增大为3 km,将二与三、四级机场的净空区范围分别减小到50%和60%.结果表明现行的机场净空规定既能保证飞行安全,又为城乡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大理至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为深埋碳质板岩隧道,利用MIDAS/GTS建立数值模型研究该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含仰拱全断面开挖在控制围岩变形和剪切破坏方面比不含仰拱全断面开挖更有优势,掌子面渗水导致实测的围岩变形量稍大于数值模拟结果;围岩压力和钢拱架应力出现急剧增长、增速变缓、趋于稳定3个阶段。急剧增长阶段围岩压力和钢拱架应力的最大值分别占整体最大值的70%~85%和60%~85%,围岩变形、围岩压力和钢拱架应力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拱顶,较大值均出现在右拱腰和左拱脚,存在右上左下的偏压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