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32篇
综合类   61篇
水路运输   101篇
铁路运输   69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日本、德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的电气化铁道运行管理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客运专线及既有线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设备运行维护机构设置探讨,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站场设计标准与常规铁路站场有很大区别,站场岔后曲线应满足较高的列车通过速度,以满足站场接发列车能力.本文采用车线动力分析方法研究高速铁路站场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对行车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站场岔后曲线参数合理取值,为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参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根据舒适度条件,给出了不同通过速度条件下岔后曲线半径与超高匹配关系,以及不同岔后曲线半径条件下缓和曲线长度取值;对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优化研究表明:通过岔后曲线夹直线长度应尽量避免取夹直线上车辆第一周期峰值衰减距离与定距之和,对于1200 m曲线,其夹直线不宜选取30 m;岔后缓和曲线长度超过50 m时,对车辆舒适性的改善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3.
钩形外锁闭装置在实践中逐步暴露出一些诸如转换不畅、卡阻,磨耗严重,适应尖轨窜动性不良等问题.为此研究探讨对既有的外锁闭装置锁闭框组(包括锁闭框、锁闭铁、耐磨板等)进行优化,提高道岔转换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定位桩是游艇码头的一种重要锚碇形式,现行规范对游艇码头风荷载、波浪荷载等规定存在不详尽之处,为完善游艇码头定位桩的计算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游艇码头在风荷载和波浪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对游艇码头定位桩计算提出合理建议,建议游艇码头计算采用整体建模,风荷载的遮挡效应应考虑船型、受风高度、船舶间距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安徽省高速公路网络化步伐加快和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工作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结合ETC工程改造的实践,阐述了系统功能、设备选型及车道布局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采用渗碳、多元共渗、多元共渗+表面淬火等技术对20CrMnTi材料进行了表面强化处理,研究了不同工艺处理后样品表面的微观形貌、硬度、耐磨性及抗蚀性,结果表明:经过多元共渗+表面淬火复合处理的样品表面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及抗蚀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出于对近海海洋探索的目的,本文应用了上次研究[1]的水下ROV空间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水下机器人。该水下机器人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电源模块、无刷电调、遥控部分以及姿态传感器模块组成,软件控制以及相关数据处理由一块ARM-M3内核的处理器完成,编译软件使用Kile。水下机器人结构采用3D打印机制作,材料选用PLA。遥控通讯采用CAN总线协议。水下机器人经过实际调试可以达到相关技术要求,下潜深度100 M,能实现简单的水下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在恶劣天气对行人检测的速度和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 V4的红外热成像行人检测方法.通过迁移学习对YOLO V4模型进行再训练,可快速而准确地实现恶劣道路环境的行人检测.  相似文献   
9.
针对潜艇在北极冰层覆盖或冰间湖海域浮起时的操纵控制,建立基于潜艇可浮海域垂向密度梯度实测数据的浮力模型和无航速浮起操纵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操纵控制软件。以艇体姿态和垂向速度为目标,研究潜艇在北极海域的浮起操纵特性,获得北极海域典型垂向密度梯度条件下的潜艇浮起操纵控制方法。仿真试验表明:利用自身的操艇系统,潜艇能以可控方式在极地海域安全浮起,浮起惯性的有效控制是潜艇浮起操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内层反潜防御区是编队反潜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明确了确定内层反潜防御区反潜直升机阵位的原则,系统分析了影响反潜直升机前出距离的因素,建立了反潜直升机前出距离模型,并进而建立了内层反潜防御区反潜直升机阵位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