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于1991~1996年对50例拟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椎动脉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研究,对于血管狭窄部位,采用计算机自动分析几何或密度法测定,在头颈转位子血管同侧和对侧动态观察病变程度,结合临床发病和转颈试验进行分析,提出动态观察血管病变和计算机自动分析狭窄程度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原位免疫病理改变及其在病变中的作用,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24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变滑膜组织HLA-DR抗原表达。显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变滑膜大量表达DR抗原;滑膜中DR抗原表达与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密切相关,与浸润淋巴细胞的DR抗原表达相关更密切。提示:活化T细胞能促进滑膜细胞DR抗原表达;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变组织局部细胞免疫调节失衡,活化的淋巴细胞参与了疾病的免疫损伤,对疾病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丝线环扎法治疗31例粉碎性髌骨骨析,随坊时间平均9年11个月,疗效满意。此法既保留了髌骨,恢复了伸膝装置,又能使骨折获得解剖或近乎解剖对位,更符合生理性。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3年以来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各种类型的四肢骨折共86例,随访6~18个月,均获得满意疗效。该支架体积小,结构简便,调整度大,可提供良好固定而无需手术,对粉碎型及合并感染者尤为适应。后期可改为弹性固定。允许早期活动,无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5.
作者等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颈椎脊髓症患者都有不同的手部异常表现,即所谓“颈髓症的手”。本文对此作了详细介绍,主要包括:手部精细运动功能低下;小指分离现象阳性;手指伸屈10秒试验阳性;手指伸屈与腕关节掌屈背伸异常连动;以及其它体征。“颈髓症的手”是诊断重症颈髓症的重要指标之一,能较客观地反映脊髓症的严重程度,并可做为手术预后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杨哲,陈君长,鱼全生(西安第二临床医学院骨科西安710004)快速变化的磁场能兴奋人体神经组织多年前已被人们认识。由Barker等[1]所研制的第一台磁刺激器经颅刺激运动皮层及刺激周围神经,并从靶肌肉记录运动电位而受试者无...  相似文献   
7.
自制磷酸钙骨水泥人工骨的生物安全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评价自制磷酸钙骨水泥人工骨 (CPC)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CPC人工骨制成生理盐水浸提液 ,培养L 92 9细胞 ,观察浸提液对L 92 9细胞生长和相对增殖度的影响 ,评价CPC人工骨对细胞的潜在毒性作用 ;将CPC人工骨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植入新西兰兔股部肌肉 ,观察植入后不同时期试样周围组织反应程度 ,评价CPC对组织的刺激性和相容性。结果 CPC对L 92 9靶细胞未见毒性作用 ;植入后对周围组织、肌肉无刺激反应。结论 CPC人工骨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91~1996年对50例拟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椎动脉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研究,对于血管狭窄部位,采用计算机自动分析几何或密度法测定,在头颈转位子血管同侧和对侧动态观察病变程度,结合临床发病和转颈试验进行分析,提出动态观察血管病变和计算机自动分析狭窄程度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SEP分别对3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正中神经SEP异常23例(74%),主要表现为N13波幅降低或消失,常伴有N9~N13延长,胫后神经SEP异常27例(87%),其中有4例所测得正中神经SEP正常,主要表现为LP~P40延长或P40消失。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SEP对评价颈髓功能均有一定价值,二者结合观察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1981~1989年11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施行了股骨头颈部自体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术。对其中44例进行了3个月~8年随访发现:带血管的腓骨移植到股骨头颈部后,在生长过程中逐渐改建塑形,将自身的形态结构转变成为类似股骨头颈部骨骼的形态与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及功能。此过程约需3年~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