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对原有舰载无人机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组合优化以简化修理级别分析流程的基础上,从利用三标度法简化判断矩阵的构建和采用最优传递矩阵性质避免一致性检验两个层面对层次分析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基于这一改进模型对舰载无人机系统的修理级别分析模型进行了研究。算例表明该改进模型计算过程简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在对无人机飞行数据预处理方法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将RBF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结合,提出1种飞行数据预处理的组合方法,进行优势互补,对单一方法的处理结果进行加权平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强了算法的可靠性,提高了数据预处理的精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马野  王孝通  李博 《中国航海》2004,(4):54-56,63
为了提高卡尔曼滤波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神经网络补偿卡尔曼滤波器估计误差的方法。根据Elman网络与非线性ARMA模型工作原理的相似性,利用Elman网络做误差估计器,补偿卡尔曼滤波器的估计精度。实际舰船航行数据仿真测试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4.
捷联式电子罗盘以其低成本、固态化、小型化、数字化等特点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舰载捷联式电子罗盘现有算法的不足,在保持自主测量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新的航姿优化递推估计算法。该算法采用卡尔曼滤波框架,利用Unscented变换(UT)传递随机变量经非线性变换后的统计特征量以实现测量更新。与传统的捷联式电子罗盘航姿测量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捷联式电子罗盘的航向姿态测量精度,并能同步提供姿态速率信息。  相似文献   
5.
三维的飞行仿真技术,数据庞大,建立模型复杂,对计算机要求高,建立针对无人机飞参数据分析的简易航迹再现系统,将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为此论文研究了基于GMap .NET 框架的离线地图嵌入技术,探讨了离线地图数据库的建立原理以及GM apProvider接口原理,并成功应用到无人机航迹再现系统中,实现了多种离线地图的浏览与转换,拓展实现了无人机的航线预置与二维动态演示功能,达到了飞参数据分析的目的。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对资源需求低,可靠性高,操作简洁,易于部署,能够满足对无人机飞参数据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基于误差传播原理,对水尺计重误差进行分析:从概述水尺计重的步骤和误差的理论出发,采用逻辑树法分析了在测定有关数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介绍了确定船舶最终平均吃水、求取船舶排水量和计算货物装(卸)载量这3个过程中的误差源以及由误差传递导致最终结果的误差,并梳理了各误差现行的消减方法.在水尺计重的众多误差中,甄别出散货船在锚泊和系泊时,由于锚链和缆绳的垂直分力使船体下沉而导致的计重误差属于系统误差,且现行的《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水尺计重》中没有给出修正方法,后续分析中理应通过方法的更新消减这一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军舰艇试航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论文研究舰艇网络实时在线数据获取、离线电子文档数据自动获取、数据空间一致性处理等关键技术,设计实现武器装备试航试验数据检测系统,为舰艇武器装备试航试验数据检测提供一个全新平台,提高了试验效率、检验精度.系统已投入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捷联式电子罗盘的舰船姿态及姿态速率估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捷联式电子罗盘正被大量应用,根据其自身观测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姿态及姿态速率估计方法,该优化估计方法采用加权统计线性回归技术,与经典的对非线性系统方程的线性化的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捷联式电子罗盘的姿态测量精度,并能同步完成对姿态速率的估计,直接扩展捷联式电子罗盘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论文研究了舰载无人机导航信息系统的功能组成,在SuperMap Object.NET开发平台基础上,基于组件技术开发了无人机导航信息系统,实现了无人机飞行路线的规划,电子海图的漫游、缩放以及信息的查询搜索等功能.系统功能完善,界面美观,系统极大提高了舰载无人机导航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装备精确保障中备件数量的决策问题.依据阿林斯可靠性分配原理,考虑了组成装备的各个部件的重要性,将装备可靠性分配给各个部件.结合备品备件与可靠性的关系,首次提出了基于可靠性分配的备件数量决策方法,给出了具体步骤和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和工程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