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沥青含量对混合料疲劳极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马歇尔试验确定了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含量,采用控制应变的小梁疲劳试验,研究了最佳沥青含量和富沥青含量混合料弯拉劲度模量随应变水平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应变水平与荷载作用次数模型,并分析了2种混合料在不同应变水平和轴次下的疲劳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应变水平下,2种混合料弯拉劲度模量随荷载作用次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高应变水平下弯拉劲度模量迅速衰减,低应变水平下初始阶段模量明显降低,随后趋于平缓;以弯拉劲度模量降为初始值的一半作为破坏标准,2种混合料疲劳寿命和应变的关系都呈非线性特征,且低应变水平下曲线呈现典型的渐近线趋势,表明2种沥青混合料具有类似的疲劳极限特性;富沥青含量混合料在高应变水平下对疲劳极限特性影响有限,只有当应变水平小于100με时才对疲劳寿命有明显改善;在进行永久性沥青路面沥青层设计时,不能简单通过增加沥青含量减薄沥青层厚度。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案的灰色区间关联决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经典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灰色区间关联系数公式和区间关联度公式.针对高速公路软弱不良地基的不确定性,考虑了工程地质条件、工程造价、施工条件、处理效果和可靠性等综合因素,建立了地基处理方案的综合评价决策模型.并以某路段拟采用的4种地基处理方案评价为例,实现了软基处理方案的优化选择,说明了灰色区间关联决策方法结果可靠,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陕蒙高速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形式,借助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析了带级配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各结构层参数变化时,沥青层内最大剪应力及最大剪应力作用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沥青层内最大剪应力峰值的位置与沥青层厚度关系最为密切。当沥青层较薄,其厚度≤11 cm时,最大剪应力出现在沥青层底。当沥青层厚度≥12 cm时,最大剪应力出现在6~7 cm处。沥青层内最大剪应力及其作用方向受沥青层厚度和水平荷载的影响最显著。水平力的作用对7 cm以上路面结构内的最大剪应力影响巨大,水平荷载越大,相应的最大剪应力峰值也越大。分析结果为长寿命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不同成型方法对级配碎石物理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密实功等价原则,室内采用静压成型、重型击实和振动成型对不同级配类型的混合料进行了密实试验和CBR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成型更有利于级配碎石密实,骨架密实型级配应采用振动成型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将属性识别模型应用于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提出了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属性测度计算方法,并利用Shannon熵理论确定权系数,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实例评价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方法结果合理,可以有效地解决边坡稳定性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世君 《交通标准化》2013,(12):116-118
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车辆收费方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实现不停车收费,方便用户通行,加快放行速度和提高收费效率,减少目前高速公路存在严重的拥堵现象.ETC将会成为未来高速公路主要的收费方式,而实现载重车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由于具有经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永久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但目前没有明确统一的设计指标与标准.针对此问题,分析了我国现行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指标,并和国外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指标进行了对比,提出我国应采取路基顶面压应变、沥青混凝土层底拉应变和设计年限末总的累积塑性变形等作为永久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指标;并结合我国重载交通特点,提出了路基顶面压应变宜取120με,沥青混凝土层底拉应变对普通AC25沥青混合料,可分别采用100με(最佳沥青含量)和110 με(最佳沥青含量+0.5%),而对SBS改性AC25沥青混合料,可采用145με作为沥青混凝土层底容许拉应变;采用半刚性底基层的永久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容许永久变形宜控制在12 mm以内,而采用粒料底基层的永久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容许永久变形宜控制在20 mm以内.  相似文献   
8.
以地处沙漠中冻区国家高速路网包茂高速陕西榆林~内蒙古省界段为研究载体,研究该区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裂缝成因及处治对策。现场调查认为早期裂缝主要表现为基层反射裂缝和沥青混凝土温缩裂缝2种横向裂缝;室内试验分析表明,影响早期裂缝成因主要有沥青面层材料、交通荷载、环境及施工因素等,并以此确定了早期裂缝预防对策;试验路铺筑进一步验证了处治方案的合理性,建议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