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40篇
综合类   95篇
水路运输   156篇
铁路运输   59篇
综合运输   148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轨道交通PPP投融资条件与基本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轨道交通项目PPP的目的、特点、类型及关键条件,针对目前轨道交通进行PPP遇到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轨道交通项目进行PPP投融资方式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港口逐步进入专业化和规模化.临近港区及港区内高层建筑物和厂房增多,港区腹地加大,造成港口无线通信多处盲区.无线电发射台与港口调度指挥中心在地域上没有得到统一,港口只能采取插转台或VHF摇控机,这就造成无线电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桩土应力比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难以准确确定的参数。该文通过对郑(州)西(安)客运专线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进行的单桩复合地基的载荷试验和路堤下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的现场测试,分别获得刚性基础下和柔性基础下的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和桩土应力比,以及它们随荷载水平和加载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两种不同基础下使得桩土应力比产生变化的不同内在机理。据此,提出了由载荷试验得到的桩土应力比不能直接作为柔性基础下的桩土应力比,而应该乘以一个折减系数。研究成果可为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取值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根据配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试制了优化凸轮实物,采用优化凸轮进行了发动机对比性能试验和耐久性试验.试验表明,优化凸轮能满足发动机性能要求,发动机耐久试验后,优化凸轮没有出现异常磨损现象,和模拟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堤路结合在泉州金塔防洪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泉州金塔段堤路结合工程设计为实例,充分分析了堤、路所涉及的水利、市政两个行业的设计规范,选择合适的设计指标,在平面布置、路基和交叉建筑物等方面实现了堤路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应用AVL公司EXCITE软件,对某摩托车发动机扩展的配气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建立了从活塞到气门的曲轴系、链传动、阀系的系统模型。通过建模可更清楚地掌握发动机实际动态工作状况;可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和发动机振动噪声分析提供更准确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高桥墩桩基屈曲能量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兼顾结构稳定、强度和经济性的优化模型,并应用优化算法中非线性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优化设计探讨,同时给出优化设计算法流程图,编制了相应的优化计算程序;为了解桥墩高度、轴向荷载、地基比例系数和混凝土弹性模量对于高桥墩桩基屈曲的影响,结合优化设计模型进行了因素分析,探讨了参数变量对目标函数最优值的影响规律和程度,比较结果说明,在进行高桥墩桩基的屈曲受力分析时,高桥墩的大变形影响不容忽视;而一般在工程设计中,可考虑将桩周土体和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增强作用作为设计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0.
常规破碎方式处理破坏严重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存在效率低、费用高的缺点。采用冲击破碎和MHB锤击破碎技术分别进行试验段的破碎试验,并通过对破碎后的破损情况调查、沉降测量、回弹模量和弯沉测试等手段对破损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2种破碎方案混凝土路面破碎率均可达到要求,冲击破碎的沉降量大于多锤头破碎的沉降量,冲击破碎后测定的回弹模量值变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