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7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跨越深水河流修建桥梁日益增多,在深水中采用钻孔桩基础往往是优先考虑的方案,这是因为,钻孔桩以它配筋少、无需预制、施工方法简单易行、速度快和投资少等优点,在与常用的浮运沉井(浮运钢壳,双壁钢围堰,浮运钢筋混凝土薄壁沉井)和管桩、管柱基础(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管桩、管柱)等众多的深水基础方案的竞争中得标。特别是我国的桥梁施工队伍,在钻孔桩施工技术方面,无论是钻机型式、钻进方式、护筒埋设、泥浆  相似文献   
2.
<正> 口腔粘膜病是腔口科常见病之一。本文主要讨论口腔粘膜病中的复发性口疮及部分干裂型及糜烂型慢性唇炎,糜烂型扁平苔癣。这些疾病更为多见,而且其病因都至今尚不明确。有不少学者认为可能与免疫有关。我们对这些病的患者进行了初步免疫学检查,以及免疫方面的治疗,分述于下: 方法: 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相似文献   
3.
4.
P2混动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混合动力系统动力耦合的响应性和舒适性问题,建立混动离合器C0起动发动机过程和并联动力输出模式下的功率流模型。对C0起动发动机的控制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针对C0的起动扭矩和电机的输出扭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匹配问题,提出以换挡离合器的滑摩控制来进行缓冲的策略。为了实现稳定精确的发动机起动控制,消除各自的扭矩控制、液压系统特性的误差,提出C0离合器起动发动机的自适应控制和B1离合器滑摩自适应控制,以换挡离合器滑差和发动机转速的超调量为监控对象,对C0离合器各阶段压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优化发动机起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换挡离合器的滑摩控制可以很好地解决C0离合器扭矩和电机扭矩的匹配问题,即使在换挡过程中对发动机起动也能保证良好的舒适性,并控制过程时间在1.5 s内;在整车试验过程中,通过对C0压力的自适应调整,发动机转速的超调和起动冲击问题均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5.
<正> 红斑狼疮为结缔组织病之一,分为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播散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只损害皮肤和粘膜,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则伴有严重的全身病变,二者之间具有很大差异。有不少报导,约5%的盘状红斑狼疮可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偶尔亦有报导盘状红斑  相似文献   
6.
于书翰 《公路》1989,(8):17-21
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已经成为现代桥梁主要结构型式就混凝土数量而言,一座大型桥梁往往需要灌注十几万立方米甚至几十万立方米混凝土。就混凝土的品种而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预制的,有现浇的;有高标号的,有低标号的;有低流动性的,有高流动性的;有普通混凝土,有水下混凝土。混凝土施工已是桥梁施工作业量最大,操作最繁重,劳动强度最大,使用机械、人力和耗能最多的施工作业。桥梁工程质量是否得到保证与混凝土施工作业各阶段质量控制有直接关系。不论是搅拌、输送,还是灌注成型,如何正确选择和合理设置各种混凝土施工机械显得十分重  相似文献   
7.
黄土地区拱桥桥台人工开挖地下连续墙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适合黄土地区拱桥桥台新型基础形式-人工开挖地下连续墙,介绍了该基础的结构特点,承载力和刚度的计算方式。通过拱桥实例计算分析和方案比较,显示人工开挖地下连续墙的优势,以代替通常采用的组合式桥台桩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等效燃油最小能量管理策略的节油效果,以适用于工程批量应用为导向,制定基于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混合动力汽车(HEV)能量管理策略。基于瞬时优化原理,提出基于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工作模式决策机制,根据电机发电或电动引起的发动机功率与燃油消耗率的变化关系,分别给出电机充电和放电模式下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计算方法。考虑发动机扭矩瞬态快速变化对油耗的影响和电机及电池包充放电效率特性,提出发动机高效区域扭矩滞回控制方法,建立基于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能量管理策略算法架构。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控制策略软件模型,通过转鼓试验台进行实车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等效燃油最小能量管理策略,基于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能量管理策略提升了节油率和舒适性,在全球轻型汽车测试循环(WLTC)工况下的百公里油耗降低了约4.8%,发动机的启停次数降低了约53%;相对于有效燃油消耗率(BSFC)最优工作点控制方法,发动机高效区域滞回控制方法降低百公里油耗约1.8%;与采用基于动态规划的全局优化能量管理策略的仿真结果对比,在不能提前预知工况的条件下,制定的能量管理策略在WLTC工况与新标欧洲测试循环(NEDC)工况下的油耗与理论最优值差距均较小。  相似文献   
9.
对液力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中充油阶段、转矩交换阶段和速度同步阶段的离合器滑差控制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在3个控制阶段内,采用带前馈的PID控制算法,通过对离合器转矩容量和油压的闭环控制,获得了准确的离合器目标滑差.在速度同步阶段采取了EMS辅助转矩控制的方法,获得了平滑的速度同步过程,进而降低了车辆在换挡过程中的冲击.为便于离合器滑差的计算,本文中还提出了一种离合器的位置等效迁移方法,并给出了等效转换系数计算公式.实车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离合器滑差控制后,车辆在有动力升挡的过程中发动机转矩传递平顺、离合器速度同步过程平滑,减弱了换挡冲击,冲击度低于20m/s3.另外,离合器的油压传感器也可取消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混合动力各系统的控制效率和响应性,针对P2结构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对象的特点和整车的功能需求,提出了P2结构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构架和所有有效的工作模式,并从整车运行工况和模式转换效率的角度总结了所有有效的工作模式转换真值矩阵。为了满足各节点单元的协同控制要求,提出了P2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协同控制构架,约束了各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和接口定义,并对多个控制单元之间的复合控制过程进行描述。分析了2种不同动力源在液压控制的混合动力离合器的耦合过程以及混合动力离合器与换挡离合器控制过程重叠时所带来的动力迟滞,对离合器的压力控制和发动机的启动过程时序进行了优化。在不同的控制阶段定义了关键的控制目标,建立发动机扭矩、电机扭矩、混合动力离合器控制压力三者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发动机、电机、变速器之间通过HCU的协同控制方法能够高效地完成混动工作模式之间的转换。整车试验验证了各系统的系统控制效果,整个模式转换过程的时间为1.5 s,换挡品质和动力响应性满足驾驶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