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9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合高速公路的工程实践,对路堑渗水的处理,从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韩国汽车工业中长期发展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将汽车工业建成主导国家经济的核心产业,实现到2000年汽车年产量达320万辆,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国,韩国制订了“汽车工业中长期发展计划”。为保证核计划的顺利实施,制订了从人员,场地,资金,技术,零部件基础及政策等各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遇到越来越多的盾构穿越或近接高层建筑施工的案例,而盾构法因其特殊的施工工艺不可避免对地层产生扰动,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既有建筑的结构安全,因此需要对盾构穿越过程中隧道及高层建筑的受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依托济南地铁R2号线生产路站—历黄路站区间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双线盾构隧道非同步斜交下穿高层建筑群桩及筏板承台基础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地层位移规律、建筑物沉降的变形特征,以及施工时盾构掘进参数的控制效果。[结果及结论]双线盾构隧道先后下穿建筑群桩时,先行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较大,后开挖隧道对地层产生的扰动相对较小;盾构通过建筑物正下方时的沉降量最大,随着盾构的远离,其沉降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由于高层建筑属框架结构,故在临近隧道一侧建筑体区域地层发生了沉降,而在远离隧道的建筑体区域地层呈上浮趋势,但二者的差异沉降量仍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含水率对经编土工格栅与土界面作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筋土工程中,加筋与填土间的界面作用特性是最关键的技术指标,直接决定工程的稳定性,而土体含水率的变化会影响加筋与填土间的界面作用特性。通过室内拉拔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经编土工格栅与土体间的界面作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法向应力下,土工格栅被拔出破坏时对应的极限表观摩擦阻力随着土体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不论土工格栅是整体被拔出破坏还是纵肋被拔出破坏,土工格栅和土体界面间的表观摩擦角和表观粘着力均随着土体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土工格栅与土体界面间的破坏形式由土工格栅的整体被拔出破坏转变为纵肋被拔出破坏时对应的法向应力随着土体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1.推进市场多边化战略过程 5年前的1989年,韩国汽车出口的77.9%到北美地区,仅美国一个国家出口比重竟达65.6%。 于此1989年除美国之外的世界各地区出口增长率达28.9%,但随对美出口骤减(减少55.5%)而汽车出口减少38.2%。 韩国汽车业界认识以对美为主出口的局限性和扩大海外市场的紧迫性,采取措施虽然稍迟,但确实认识到  相似文献   
9.
(单位:万韩元,%)┏━━━━━━━━━━━━━━┳━━━━━━━━━┳━━━━━━━━┳━━━━━━━━┓┃’、、\年度 ┃ ┃ ┃ ┃┃厂囊~\. ┃ 1992 ┃ 1993 ┃ 1994 ┃┣━━━━━┳━━━━━━━━╋━━━━━━━━━╋━━━━━━━━╋━━━━━━━━┫┃ ┃ 材料费 ┃464.0(77.7) ┃485.7(78.1) ┃520.6(78.6) ┃┃ ┣━━━━━━━━╋━━━━━━━━━╋━━━━━━━━╋━━━━━━━━┫┃ 现代 ┃ 劳务费 ┃ 63.4(10,6) ┃ 70.5(11.3) ┃ 73。4(11.】) ┃┃ ┣━━━━━━━━╋━━━━━━━━━╋━…  相似文献   
10.
过去4丰,韩国经济虽然不太景气,但韩国汽车产业持续增长,起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带头作用,使汽车产业更加坚定核心产业的地位,尤其1992年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韩国迎来汽车大众化时代,预测2000年汽车保有量达1200万辆、年产量达320万辆,将进入世界第五大汽车工业国(现世界第九大汽车工业国)。尽管汽车工业这样高速发展,但最近随长期经济停滞而商用车等需求量下降和交通道路条件的恶劣而出现押制汽车保有量的趋势。1987年以来持续出现劳资纠纷、工资大幅提高而汽车成本增加而国际竞争力下降,其间核心技术从国外引进,技术开发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