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通过运用发动机排气颗粒粒径谱仪(EEPS)采集了186F柴油机排气管不同位置的颗粒,分析了排气过程对颗粒粒径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排气管不同位置采集的颗粒进行检测,研究排气过程对颗粒表面官能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排气过程中,沿着气流运动方向,颗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增大,核态颗粒的占比逐渐下降。排气过程中,颗粒表面化学组分基本一致,随着排气过程的进行,颗粒的表面脂肪族碳氢含量增加,颗粒中的C=O和C-OH含量上升,颗粒的氧化活性提高,有利于柴油机后处理装置DPF的再生。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国内外构建甲醇、乙醇、正庚烷(替代柴油)、异辛烷(替代汽油)、癸酸甲酯(替代生物柴油)等内燃机燃料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际燃烧学界和反应动力学界对复杂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简化处理的主要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了不同机理简化方法的理论基础和优缺点.鉴于代用燃料常采用掺烧方法...  相似文献   
3.
4.
以柴油-甲醇燃料为研究对象,探究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对多环芳香烃(PAHs)生成的影响规律.将AVL-Fire和Chemkin耦合,构建正庚烷-甲苯-PAHs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并验证,采用Chemkin中的均质零维反应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了柴油-甲醇混合燃料不同掺混比、初始温度、初始压力、当量比对多环芳香烃苯、萘、...  相似文献   
5.
在单缸柴油机上通过测量得到了燃用不同掺混比甲醇-生物柴油时的燃烧示功图,对不同柴油机工况下甲醇-生物柴油燃烧的循环变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最大压力升高率循环变动系数(COV_((dp/dφ)max))、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系数(COV_(pmi))、最高燃烧压力的变动系数(COV_(pmax))、最高燃烧压力对应曲轴转角的标准偏差(SD_(φpmax))等循环变动的评价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工况一定时,随着甲醇掺混比增加,COV_((dp/dφ)max),COV_(pmi)等循环变动系数均有所增大;与生物柴油相比,甲醇掺混比为10%和20%时循环变动系数变化较小,当甲醇掺混比为30%时,COV_((dp/dφ)max)增加了6.2%,COV_(pmi)增加了24.2%,COV_(φpmax)增加了8.4%;当甲醇掺混比不变时,随着转速的增加,COV_((dp/dφ)max)降低,COV_(pmi)以及COV_(pmax)先降低后增高;负荷增加时,各压力参数的循环变动系数均降低,SD_(φpmax)略微上升。  相似文献   
6.
依据内燃机碳氢燃料的特性,建立了正十二烷(C12H26)液滴在亚/超临界N2氛围下相变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将液滴温度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超临界环境下C12H26液滴的气液界面厚度、液滴直径的平方、均方位移(MSD)、扩散系数等参数随环境压力、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  相似文献   
7.
通过AVL Fire软件建立了4B26柴油机的燃烧模型,并耦合甲醇-正庚烷的化学反应机理文件,研究了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着火过程中,缸内温度、燃料浓度和中间产物的变化规律,并分别依据放热率、中间产物、温度的变化对滞燃期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甲醇-正庚烷着火之前,与甲醇分解有关的中间产物中,CH_2O,H_2O_2,OH变化最显著,且中间产物浓度呈双峰走势;-7°~-5°范围内,与甲醇相比,正庚烷发生了明显的脱氢反应。正庚烷低温分解相关的主要基元反应中,生成CH_4,C_2H_4,C_3H_6的基元反应更容易发生。根据瞬时放热率、正庚烷脱氢、OH浓度、缸内温度场变化等方法确定的甲醇-正庚烷着火时刻分别为-7.2°,-7°~-5°,-2.4°,-5.8°。几种判断方法中,依据OH浓度变化判断的着火时刻较晚。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测斜仪的工作原理,并对测斜仪的测量误差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引起误差的因素概括起来共分3类:仪器本身的因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针对引起误差的因素,提出了消除误差的措施,提高了监测数据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