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320篇
综合类   96篇
水路运输   113篇
铁路运输   115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柴颖慧 《汽车杂志》2006,(11):260-260
丰田威驰问世时日已久,但其动力系统与国外型号未能同步一直是备受指责之外,现在一颗VVT-i发动机被装备在了新威驰之上,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3.
4.
5.
研究目的:西南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速铁路隧道难免会下穿溪流河谷,隧道浅埋暗挖下穿河谷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在设计中也有很多技术性问题。本文以贵广铁路重点工程岩山隧道下穿八匡河段的设计为工程背景,对隧道浅埋暗挖下穿季节性河谷设计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研究结论:(1)浅埋暗挖下穿季节性河谷主要风险有地表水大量涌入隧道突水突泥、暗挖隧道坍方、隧道衬砌结构上浮三部分;(2)采用由咬合桩、压顶梁、压顶抗浮板、框架内注浆加固岩体与全封闭衬砌组成门式封闭结构体系,可大幅降低施工风险且结构安全可靠;(3)先封后挖的施工工序和有效的风险控制预案,可保证下穿施工安全、工程风险可控;(4)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类似的隧道下穿季节性河谷地段工程设计及施工。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跨空海界面通信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磁感应通信具有信道特性稳定、抗时变环境等优点,使得其很适用于跨空海界面环境。本文对跨空海界面磁感应通信进行研究,利用分层导电媒质中的磁偶极子,建立跨空海界面磁感应传输模型,仿真磁场分量的传输特性;借助于磁感应通信系统,进行海上通信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经相关信号处理后,实现了35 m水深、速率15 bps的无误码通信,验证了磁感应通信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跨空海界面磁感应通信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铁路路网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基础设施、移动装备的健康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机车、动车组和检测车投入运营,车载设备所产生的数据也呈指数级增长.为了研究高效、可靠、安全的车地数据传输技术,实现车载大数据实时传输,本文结合5G通信在我国铁路应用中的发展趋势,基于5G通信传输特点和铁路车地通信场景,提出正线...  相似文献   
8.
针对朔黄铁路神池南牵引变电所电能质量存在的问题,介绍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常规治理手段,提出一种新型拓扑结构的动态无功补偿治理装置,并仿真计算新型装置应用于神池南牵引变电所后对电能质量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教科书中,螺旋桨推进双桨船在回转过程中内、外螺旋桨负荷变化规律均有如下叙述:回转过程中内侧螺旋桨负荷远大于外侧螺旋桨负荷.这个结论也被某些实船试验结果所证实.但新近完成的某双桨船的回转试验的多个实测结果表明:外侧螺旋桨负荷远大于内侧螺旋桨负荷.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有人已发现过这一新现象,但当时无人记录和分析以进行研究.本文报告和分析了这一新现象.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以往教科书和某些实船试航回转过程中内、外桨负荷变化规律;然后介绍了某新船回转试验的实测结果,论述了实测结果的可信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导致这一新现象的主要原因,如船体形状、船的运动、内外螺旋桨的运动、桨与船的相互作用和桨与桨的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10.
牵引供电系统无人值守的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邯郸供电段在马头分区亭试制的近端无人值守监控装置,讨论了计算机视觉监测系统的功能及实现方案,针对京郑线电气化铁道设备现状,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建立在既有设备基础上的无人值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