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计算桥梁孔径时,过去往往忽略泥沙的运动,而把河流当作不含泥沙的水流一样而应用普通水力学的公式,像康生的水力当量法就是。有时就采取近似的自然系数法。计算的基础是根据别连留勃斯基的假设,即当桥下的流速恢复至建桥头引道前的流速时,冲刷也就停止。在多年的观察和实验后,安得烈也夫在最近提出了计算大中桥梁孔径的新方法,并且证明了别连留勃斯基的假设在某些情况下(像对半山区河流)是不完全适用的。根据他的方法,设计人员可以任意地给予桥梁孔径的大小,算出冲刷后的最大深度。当给予较小孔径时,冲刷就越大,桥墩基础也应埋得越深,河流调节建筑物的规模也较大。给予较大孔径时就相反。这样可组成几个方案来互相比较。下面把安得烈也夫计算方法中的主要部分加以扼要  相似文献   
2.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