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消除接触网覆冰,针对电气化铁路AT(autotransformer)供电系统特殊的长回路和短回路结构,建立防冰系统投入后AT供电系统的电路模型.用该模型分析各AT段内防冰电流和负载电流的分布,得到保障全线防冰所需电流值;根据防冰电流与供电臂末端电压的关系,得出了牵引网压允许的防冰电流值;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以温度为目标的在线防冰电流决策流程.以某AT供电区段为例,结合实测负荷数据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投入的防冰电流值至少为接触网临界防冰电流值的2倍,才能使接触线表面温度维持在0 ℃以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浮钳式盘式制动器各零部件的有限元模态分析和试验模态分析所得出的模态阵型,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根据理论及试验的结果拟合出了各零部件的材料参数,并排除了制动抖动是由制动器部件的共振引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设计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横摆力矩控制策略和适用于复杂工况的制动力分配策略;设计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滑移率分配算法并提出使横摆力矩控制和变滑移率控制协同工作的方法;最后通过转向盘的阶跃输入和正弦输入工况验证制动力分配策略的正确性和联合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大电流防融冰方案。基于焦耳热效应建立了单轨交通系统的T型专用导电轨的热平衡方程,计算其临界防冰电流,并分析温度、风速等环境因素对防冰电流的影响。为验证其可行性,在ANSYS中建立T型导电轨模型并对其进行热分析,结果显示计算得到的临界防冰电流满足实际所需。  相似文献   
5.
基于车辆状态识别的AFS与ESP协调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基于滑模变结构的AFS控制策略和直接横摆力矩加变滑移率联合控制的ESP控制策略。在分析两者控制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控制的一般原则。阐述了车辆状态识别算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协调控制策略,最后通过3个典型工况的仿真计算验证了该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制动抖动引起的转向盘振动传递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基于ADAMS/CAR的多刚体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成功再现了制动引起的转向盘振动现象,并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信号时域和频域分析,明确了振动从制动器到转向盘的传递途径,提出了调节橡胶弹性元件刚度的振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宝马主动转向技术概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回顾了车辆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指出,相比于线控转向,主动转向技术是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详细介绍了主动转向系统的结构和组成,以及核心部件双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叙述了该系统变传动比、稳定车辆等功能的实现原理,并指出通过与其他动力学控制系统一起实现底盘一体化集成控制将是主动转向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用于集成底盘控制系统的6层阶梯式控制构架,并把这6层分为对象和关系两大类。对象类中包括信息层、目标层、功能层和硬件层,关系类中包括协调层和执行层。详细讨论了每一层的具体内容并指出了实现集成底盘控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车辆的纵向车速是车辆主动安全系统的重要参考信息,在制动防抱死(ABS)和驱动防滑系统(ASR)中,纵向车速是计算纵向滑移率、保持车辆行驶稳定性的重要参数。文章对现存的车辆纵向速度算法进行了分类综述,将其分为基于基本信息的直接计算方法和基于模型信息的间接计算方法两大类,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机械式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高晓杰  余卓平  张立军  蒋励 《汽车工程》2006,28(10):918-921,932
以宝马轿车上选装的主动转向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双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及工作模式,以及该系统可变传动比、稳定车辆等功能的实现原理和系统安全性设计。指出通过与其他动力学控制系统一起实现底盘一体化集成控制将是主动转向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