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隧道系统演化发展的特点,采用信息扩散的方法对其动态稳定性进行分析,进而给出了判断其稳定状况的相关函数和指标。  相似文献   
2.
<正> 肌体血流图方法学的基本原理,是对检测的肢体,通过一束微弱的高频电流,检测肢体的体液生物阻抗、循环功能以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简言之,即是将心动周期中由于肢体搏动性供血量变化所引起的电阻抗的变化,以曲线描记下来的图形。近一年多来我们对191例患者进行了肢体血流图检查,现做初步小结如下: 一、检查方法:仪器采用吉林医用电子仪器厂制造Y-X74?型电桥式血流图仪,用双  相似文献   
3.
利用京珠高速公路几条隧道的监测资料,描述了公路隧道的围岩变形特性,并针对具体工程提出围岩稳定性的判别标准和二次衬砌最佳施作时机的选择,为高速公路隧道的施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京珠高速公路石门坳隧道的施工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京珠高速公路石门坳隧道的原位量测与监控,通过对隧道各施工阶段的监控量测与分析,反馈调整设计,指导施工,并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为修建大跨度隧道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假日下午茶     
华安 《摩托车》2010,(5):112-116
<正>~~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脑内血肿部分抽吸对血肿触发自由基反应的影响,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制作脑内血肿大鼠模型并模拟血肿抽吸,观察各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血肿部分抽吸显著降低红细胞SOD活性(P<0.05),提示血肿部分抽吸抑制大鼠体内的自由基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血肿周围组织和毛细血管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对 2 5例脑梗塞患者及 2 0例非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与椎动脉颅外段进行了彩色多普勒检查 ,观察其动脉壁的病变性质和动脉管腔的狭窄率。结查显示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较非脑梗塞患者发生率高 ;梗塞侧与非梗塞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脑梗塞的发病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8.
探讨腰椎穿刺术对脑干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1 8例脑干出血破入脑室患者 ,除给予常见内科治疗外 ,并配合腰椎穿刺治疗。结果 经腰椎穿刺术治疗 ,痊愈 5例 ,好转 7例 ,死亡 6例 ,死亡率 33.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结论 用腰椎穿刺术治疗脑干出血破入脑室 ,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 ,缓解临床症状 ,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 (IL 1 β)和白介素 6 (IL 6 )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 3 0min再灌注 1h、3h、6h、1 2h、2 4h、48h、72h组 ,动物模型采用全脑缺血模型三血管阻塞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IL 1 β和IL 6的表达。结果 IL 1 β和IL 6在假手术组脑组织低水平表达。IL 1 β在脑缺血再灌注 1h表达开始上升 ,6~ 1 2h达峰值 ,2 4h开始下降。IL 6在脑缺血再灌注3h表达开始上升 ,2 4~ 48h达峰值 ,48h后开始下降。结论 IL 1 β和IL 6参于了全脑缺血再灌注脑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