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从实际科研项目提炼题目进行设计的实践教学方法,结合作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从科研项目选题课题内容新颖,容易激起学生毕业设计激情。笔者通过对毕业设计的选题、过程、论文撰写的全程监控,大幅度提高了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建议在今后的本科毕业设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VNT改善柴油机低速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498柴油机上匹配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研究其对直喷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VNT能增加低速扭矩,改善低速时的燃油经济性,降低柴油机低速的冒烟极限和烟度,改善柴油机低速时的加速特性。  相似文献   
3.
二甲醚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相比柴油有着较好的动力性能和优良的排放性能;SCR技术是中重型柴油机达到国III以上排放标准的首选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近几年,国内外成功开发出二甲醚为燃料的发动机和车辆,排放达到国III标准。相比二甲醚发动机无烟、低HC排放的优良特性,其NOx排放仅满足了国III的标准。为了使二甲醚发动机各方面的排放性能相匹配,文中通过采用SCR技术,并结合先进的电控技术,大幅度降低NOx排放,使其整体排放性能达到国V甚至更高的标准,对未来5~10年进一步降低汽车尾气NOx排放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立整车测试循环仿真程序,对二甲醚城市公交客车在3个不同的整车测试循环上的发动机工况分布(包括转速和转矩)进行分析,再结合由二甲醚发动机台架试验测得的燃料消耗万有特性得到二甲醚城市公交客车的能量消耗,并与相应的柴油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所考虑的的3种城市交通模式,二甲醚公交客车的单位里程能量消耗较柴油车均有所改善,最高可降低2.4%。  相似文献   
5.
废气再循环降低增压柴油机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废气再循环(EGR)系统降低CA498Z柴油机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EGR系统能显著降低发动机NOx的排放量,在高负荷时尤为明显;但高负荷时应用EGR系统会引起动力性下降、油耗上升、排气烟度增大;在发动机各工况点下选择最佳的EGR率,可在对发动机其它性能影响很小的前提下,显著地降低发动机的NOx排放。  相似文献   
6.
用于增压柴油机EGR系统的文丘里管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安装不同喉口直径文丘里管的CA498Z柴油机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口径的文丘里管,可以在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几乎没有影响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文丘里管喉口处的压力,为增压柴油机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废气流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可变喷嘴增压器与增压柴油机的匹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CA498Z柴油机上进行了可变喷嘴增压器(VNT)的匹配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VNT可以在发动机的整个转速范围内和CA498Z柴油机实现良好的匹配。VNT显著提高了发动机外特性的低速转矩,降低了外特性的排气烟度。扩大了该柴油机低油耗区的转速范围,改善了整机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广泛使用,人们的出行安全被广泛的引起关注,其中,儿童作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一群弱势人群,更加被广泛的引起关注。如今载有小孩的私家车已经在国家政策的带领下安装了儿童安全座椅,而同样作为使用率较高的公交车,它的儿童安全座椅却没有得到普及。该研究基于社会中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对公交车上儿童安全座椅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公交车较少安装儿童座椅的原因,并且设计出极大限度利用空间的公交儿童安全座椅,使公交车上儿童的安全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汽车总装线上ALB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君华  于东升 《汽车工程》1999,21(3):188-192,F003
本文介绍了汽车总装线上作业均衡编成问题的来源及其意义,给出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归纳了求解这个网络组合最优化问题的常用的方法,进而详细阐述了作者的优化算法,并通过算法的应用实例,说明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