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谨  梅迎军  周启伟 《中外公路》2019,39(2):279-283
钡渣是用重晶石生产钡盐过程中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钡渣堆放不仅占用土地面积,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实现对钡渣的充分利用,研究了不同钡渣掺量下的SMA-10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分析结果得出钡渣可部分代替0~3mm玄武岩细集料,钡渣掺量为5%~15%时,混合料满足各项性能要求。钡渣掺量每增大5%,高温性能随之提升,动稳定度提高19%左右;低温性能降低,破坏应变减小10%左右;水稳定性能优良,冻融劈裂强度比TSR在90%以上,提出钡渣掺量不能大于15%。该文依托贵州某国省道改造工程铺筑试验段,钡渣掺量为10%,油石比为6.5%,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钢渣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昆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工程建设的需要,分析了云南安宁地区钢渣的物理化学特性,并采用10天浸水膨胀率分析了其膨胀性,得出云南安宁地区的钢渣含游离钙量低于3%,10天浸水膨胀率低于2%,符合道路相关标准。论述了钢渣在路面基层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钢渣膨胀性的方法和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因具有较大的结合料黏度及孔隙率,其损伤-自愈合特性具有特殊性。基于4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影响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OGFC)自愈合性能的因素,并通过在愈合温度、愈合湿度以及损伤程度等多种因素条件下研究了OGFC自愈合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愈合温度对OGFC的自愈合性能具有积极影响;高温愈合条件下,OGFC的自愈合效率随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低温条件下,不同公称最大粒径的OGFC自愈合效率差异较小,自愈合速率较为缓慢;愈合湿度和损伤程度对OGFC的自愈合性能具有消极影响,当OGFC的愈合湿度超过50%,其自愈合效率显著下降,当损伤程度为75%时,OGFC-16混合料的愈合效率骤降至5%左右,表明损伤程度越大,OGFC自愈合越困难。  相似文献   
4.
在对现有道路标线修复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反应型标线涂料喷涂工艺对旧标线进行修复;介绍修复施工工艺,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情况对其修复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应用可知,反应型道路标线修复路面标线后,初始逆反射系数大于300 mcd·m-2·1x-1;施工后3个月,边线、中线逆反射系数均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200 mcd·m-2·1x-1左右。反应型标线涂料修复隧道振荡标线后,中线逆反射系数集中在250~300 mcd·m-2·1x-1之间,右侧边线逆反射系数集中在100~200 mcd·m-2·1x-1之间。反应型标线喷涂工艺能有效提升旧路标线逆反射系数。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地评价保水性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揭示其抗车辙机理,分别进行了3个不同空隙率的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车辙试验。结果表明:灌入保水性砂浆后,马歇尔稳定度增长了0.7~1.4倍,动稳定度增长了9~37倍,其中空隙率为28%的增长幅度最大,抗车辙性能也最优。同时与传统的沥青混凝土AC-13及SMA-13对比,灌入保水砂浆的试件动稳定度值比AC-13高出8~15倍,比SMA-13高出2~5倍,充分表明了保水性沥青路面具有优越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规范中没有钢桥面铺装体系技术状况评价标准的现状,收集了安徽省境内各大典型钢桥铺装层历年检测数据及养护历史,利用数理统计回归以及专家评分法,提出了针对于安徽省钢桥铺装体系的损坏状况指数、行驶质量指数、车辙深度指数、抗滑性能指数4个单项指标,并结合相应专家对各单项指标权重的赋值,最终提出了铺装层使用性能指数这一综合评价指标。实践表明:钢桥铺装体系技术状况评价标准的提出填补了钢桥面铺装状况评价的空缺,为后续铺装层的养护决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阐述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介绍城市保水性沥青路面的起源、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不足,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灌入式保水性路用水泥砂浆的组成和性能,选用了硅藻土、粉煤灰、矿粉、水泥、硅砂、蛭石粉等6种原料,设计了19组配比;分别研究了不同水胶比、不同硅砂掺量、不同蛭石粉取代量对灌入式保水路用水泥砂浆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工作性能下,降低水胶比、外掺硅砂、蛭石粉取代硅藻土,均能提高砂浆的力学性能,硅砂的最佳掺量为水泥的15%,蛭石粉掺量为硅藻土的30%。采用这六种材料按照合理的配比,均能配置出强度高、保水性良好的灌入式保水砂浆,可广泛用于城市保水性降温路面。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沥青混合料生产分包模式下施工承包商的项目管理重点,对沥青混合料生产分包模式进行了简介,并提出改进建议。对拌和厂地的选择、分包合同、前后场沟通、材料总量控制、小量生产单价、拌和多项目供料、计量方式、工地试验室、窝工责任等管理重点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建议,以供施工承包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常规性能试验、动力黏度试验、弹性恢复试验和Brookfield黏度试验,研究了高黏剂种类和掺量对高黏弹改性沥青宏观性能的影响,利用荧光显微镜探究了改性沥青微观结构变化,评价了自主研发的高黏剂制备的STC-10高黏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高黏剂均能显著降低改性沥青针入度,提高软化点和延度,但对60℃动力黏度和135℃黏度有不同影响。高黏剂掺量提高导致改性沥青中零散的聚合物微粒向网络结构转变,网络结构间出现明显过渡区,对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STC-10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技术要求,证明高黏弹改性沥青和STC-10级配在超薄罩面中应用具有可行性。研究成果为新型高黏弹改性沥青在同步超薄罩面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