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兵力支援”向“技术支援”转变传统的支援保障主要是派兵力协助,但随着车辆装备的技术性越来越强,需要有更多的专家参与。如果没有足够的专家型人才,将导致故障断不准,症结找不到,忙活半天不知坏在哪里,干着急却无从下手。此时,最及时的支援应该是技术支援,把焦点对准“疑难杂症”,派身怀绝技的“神医”,用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提高维修效率和损坏装备的再生率。由“保姆式包办”向“导师式指点”转变过去,技术含量高的车辆装备不多,上级增派的支援力量特别是技术人员到达现地后,往往是自己解决问题,包办一切,而部队的技术人员则成了“旁…  相似文献   
2.
注意车辆侧滑现象一旦发生侧滑,可采取适当回转转向盘的方法予以解除,但要注意转向盘转动的幅度,以免车辆冲出路面。在行车的过程中,车辆突然侧滑时,应保持冷静并立即放松制动踏板,采用点制动的方法减速或停车,即快速重复数次地踩踏制动踏板,便能有效地将汽车停下。如果你的车辆装有A BS防抱死制动系统,就可以使用脚制动法减速,上述情况下相对比较安全,同时迅速将转向盘朝侧滑的一边在安全幅度内转动。冰雪路面绝对禁止采取紧急制动,紧急制动的后果,不但不能将汽车立即停住,反而会引起车辆的严重侧滑。如在转弯时遇上打滑现象,应放开加速…  相似文献   
3.
机动车在行驶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需要减速行驶。机动车的正确减速,对于安全行车、延缓机件磨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运用科技手段,改变指挥模式一要建立权威指挥机构,提高车辆装备保障效能。未来作战,由于参战部队和保障力量多元化,建立权威的车辆装备指挥机构势在必行。一方面有利于组织协调友邻部队和地方支前机构,使之密切合作,取长补短,树立全局观念;另一方面便于协调各类保障机构,强化管  相似文献   
5.
汽油机点火系统的维护 大多数车主只知道按时更换火花塞,而对点火系统的其它部件从不进行检查,直到发动机出现明显的故障,不得不进修理厂维修。其实点火系统的很多部件都是易损件,定期检查并更换这些部件,不仅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增强动力,而且对延长整个发动机的寿命也大有好处。 高压线是点火系统中最容易损坏的部件之一。它在结构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面包裹着高性能绝缘硅橡胶的铜镍合金的金属  相似文献   
6.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野战化训练的紧迫感 一是转变野战化训练就是野外驻训的观念,强化野战化训练的实战意识。野战化训练是为适应战时需要而组织部队进行的训练,是修理分队维修保障训练的最高形式,它涉及到战时维修保障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单纯的野外驻训。强化野战化训练的意识,就是要在严格按纲施训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维修专业队伍素质要过硬一是打牢专业训练基础。必须利用多种形式,针对战时车辆修理任务繁重、保障复杂的特点,注重“一专多能”的训练。在加强培养人才的同时,平时注重保留人才,确保落实编制、专业对口,始终保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车辆维修技术队伍。二是强化野战条件下车辆快速保障能力。在训练内容上,要结合部队驻训、演习等任务,加强带战术背景的野外机动保障训练。要加强野战条件下车辆修理机构的展开、撤收和转移的训练,以提高修理保障速度。要根据不同的战斗式样、修理任务和抢修条件,采取不同的修理保障方式和修理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  相似文献   
8.
汽车漏电故障是指汽车停驶一段时间(如隔夜等),蓄电池逐渐自行放电,以致出现起动困难或电器工作不良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车辆器材智能化管理的基本构想 所谓车辆器材智能化管理,就是采用数字化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对车辆器材的筹措、存储和供应以及信息反馈实施的管理。构建车辆器材智能化管理网络和系统,对提高平时车辆装备完好率、战时车辆装备再生率以及军事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新形势下部队车辆器材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车辆器材智能化管理应以计算机网络及系统为基础,对器材实施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其中不但要具备对车辆器材储存、供应等信息的自动采集功能,而且还要有自动处理数据和监控等功能。要  相似文献   
10.
维修专业队伍素质要过硬一是打牢专业训练基础。必须利用多种形式,针对战时车辆修理任务繁重、保障复杂的特点,注重“一专多能”的训练。在加强培养人才的同时,平时注重保留人才,确保落实编制、专业对口,始终保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车辆维修技术队伍。二是强化野战条件下车辆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