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汽车应用最为广泛的6000系铝合金型材为研讨对象,对其材料焊接性能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对电弧焊过程中常见的7大类质量缺欠产生的原因、机理以及质量检测手段的选择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同时基于每一类焊接质量缺欠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可为汽车用铝合金型材制件电弧焊质量的提高与保证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障高铁隧道施工中的安全性,实现施工质量与安全目标,通过阐述高铁隧道施工应用监控量测技术的重要性,对具体隧道施工案例进行分析,探索隧道施工监控测量技术的要求,并对监控量测数据和安全性评价作出整体性分析。从而得出在高铁隧道施工中应用监控量测技术能在保障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对施工作用安全性进行指导,进而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不锈钢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耐热性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在汽车总成与零部件的制造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推广。未来,伴随着多规格、新型高性能不锈钢材料的快速开发,相信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潜能还将进一步得到释放与提升。基于此原因,对当前不锈钢材料在汽车中的主要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与概述,并对应用最为广泛的奥氏体、铁素体两类不锈钢材料的焊接性、焊接工艺特点与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阐述,旨在为不锈钢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选配及最佳连接工艺的制定提供有力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乘用车底盘铝合金导向臂为载体,利用Simufact Additive仿真软件对导向臂激光选区熔化3D打印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介绍了该模拟分析的前、后处理过程,分析了成形后零件的残余应力和变形情况,并探究了影响3D打印件应力和变形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激光功率、零件摆放方式、支撑结构、基板切除方向、热处理工艺等多个参数对激光选区熔化3D打印件的残余应力及变形均有较大影响,通过仿真模拟获得了铝合金导向臂较好的打印参数。  相似文献   
5.
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超高强度特种钢板防弹及防爆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利用JohnsonCook模型模拟钢板失效断裂行为,研究在给定子弹击穿及爆炸工况下,不同厚度特种钢板的防弹和防爆性能,同时对优选厚度的特种钢板进行防弹和防爆试验,从而得到试验工况下的最佳板厚。  相似文献   
6.
激光焊接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精密的束焊连接工艺,特别适合同种及异种金属材料间的连接,其已在传统钢制车身、全铝及钢-铝混合车身以及底盘核心关键总成与零部件的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具有高强、轻质特性的新型优质金属材料或者零部件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将逐年提升。而在连接高强、优质金属合金材料及其零部件方面,激光焊接有着其他连接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伴随着激光焊接工艺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其将在未来的汽车制造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以DX54D+Z100MB热镀锌钢板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线状、圆环形及C形3种不同焊缝分布形式的激光搭接焊缝与电阻点焊的拉剪性能对比试验,在保证焊缝质量满足设计方案要求前提下,完成了对4种焊缝形式连接接头的抗剪力测试,并考察了其焊缝组织组成、晶粒尺寸大小以及显微硬度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线状焊缝的抗剪力优于C形焊缝,C形焊缝的抗剪力优于抗剪力相当的电阻点焊焊缝和圆环形焊缝;所有被检连接试样的开裂位置均始于焊缝边缘热影响区,并从一侧母材中撕裂脱出,其产生原因主要与焊接接头处的组织组成、晶粒尺寸差异、有效承载面积不同以及接头处的应力分布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汽车发动机铝合金活塞为研究对象,建立等离子喷涂涂层隔热性能分析仿真模型,综合分析粘接层材料及孔隙率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涂层样块进行隔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隔热涂层的存在使活塞金属基体的温度显著降低,其中ZrO2隔热层+NiCrAlY粘接层的组合隔热性能最好,且随着粘接层孔隙率的增加,涂层隔热性能提升,但孔隙率过大会导致涂层与基体的机械结合强度降低,综合考虑隔热性能与结合强度结果,涂层粘接层的最佳材料为NiCrAlY、最佳孔隙率为10%,喷涂上述隔热涂层后,在实际工况条件下活塞的等效热应力值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乘用车镁合金后背门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镁钢异种材料电偶腐蚀模型,模拟其电偶腐蚀行为,并结合电化学测试及腐蚀形貌结果分析镁钢腐蚀机理,同时结合腐蚀机理制定了4种电偶腐蚀防护措施,包括降低电解液浓度、镁合金表面处理、减小阴极面积及镁钢之间添加铝合金过渡层,通过这4种防腐方法可有效抑制镁钢间的电偶腐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