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5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沈阳地铁中街站大跨度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应用FLAC3D计算软件,对复杂条件下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洞桩法施工开挖方案,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将动态施工开挖过程划分五个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各施工工况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和分布规律,并按工程信息化施工要求事前将预测数据提供施工单位,以指导施工控制地表沉降。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洞桩法开挖施工过程中,对地层土体扰动较大,明显影响隧道中心附近地表变形的步序是小导洞开挖和初期支护扣拱施工阶段,约占最终沉降量的70%;而其他步序影响较小。最终,地表沉降在隧道横向分布呈"W"形态。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性,表明利用数值分析方法预测大跨度隧道施工期地表沉降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工程的造价、质量、工期、安全、生态环境及社会效益等角度,通过对沉管隧道与桥梁、盾构隧道渡越方案的分析、对比和论证,着重指出采用沉管隧道方案穿越江河海湾的诸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宋建 《中国铁路》1997,(5):30-37
针对内燃,电力机车运用中采用包乘制,轮乘制的优缺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轮包结合制。介绍了轮包结合的形式,优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保证措施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以一座五跨(5×30m=150m)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预制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某型号武器系统测地车(以下简称“测地车”)的研制,我们协助承制单位成功地对选型的NJ2045型依维柯军用越野车进行了专用车辆的改装,经改装的车辆完全适用于测地车在不同的恶劣环境条件下遂行测地勤务的要求。现将部分改装内容分述如下,供参考。电源系统的改装测地车车载设  相似文献   
6.
宋建  陈百玲  范鹤 《隧道建设》2006,26(3):9-10,16
当城市交通需要穿越江河海湾时,通常是在桥梁与水下隧道方案之间做出选择。从工程的造价、耐久性、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等角度,通过对水下隧道与桥梁渡越方案的分析、对比和论证,得出采用水下隧道方案穿越江河海湾相对桥梁具有较大综合优势的结论。水下隧道的优越性主要在于:运营期间不影响水路航运;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保证交通全天候正常通行;占地少,拆迁量小;能保护原有水域自然风光;可有效安排各种市政管道穿越水域;具有很强的抵御自然灾害和战争破坏能力。  相似文献   
7.
电动观光车底盘是由车架、前悬架、驱动后桥、转向制动操作部分、驱动电机、传动轴及变速机构部件等组成的。通过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确定使用材料规格,通过实际验证,保证整车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需对底盘进行系统规划,使零部件匹配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8.
复杂条件下地铁车站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条件下为使地铁车站项目的施工质量、工期、造价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关键施工技术的正确采用至关重要。文章以沈阳中街地铁站为例,针对工程施工所面临的复杂条件,对施工技术路线的确定和施工方案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工程实践及良好的施工效果表明,项目施工中采取的注浆加固、大跨度扣拱、超前地质预报以及施工防水等关键技术,对近接建筑物、不稳定地层下开挖大跨度隧道施工中有效控制地表沉降、保护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针对沈阳为建设成一个质量好、投资省的节约型地铁的目标,在项目决策阶段所采取的节省投资对策和在项目实施阶段所采取的投资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并得出有益结论,目的在于为我国降低地铁造价提供借鉴作用。研究方法:文中采用对比、分析和论证的方法,将沈阳与其它城市已建成的地铁项目在投资决策和控制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论证。研究结果: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节约型地铁的单位公里造价应控制在4.5亿元以内较为经济适用。研究结论:充分做好项目前期研究策划工作,加强土地规划控制,地铁设备立足国产化,采用限额设计,加强地铁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等是建设节约型地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