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66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69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船用燃气轮机GT100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雪友  赵友生 《船舶工程》1997,(1):45-47,44
GT1000船用燃气轮机由航空SPEY MK202双思子内外涵合加力涡扇发动机派生而来,本文详细描述了SPEYMK202发动机的船用化改装和BT1000机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气动,结构设计,零部件强度和系统布置等,也给出了GT1000整机的性能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个海洋大国,远洋运输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船舶航行遍布全世界,为了保护海洋环境,造福于子孙后代,对防污染问题必须引起每位船员的关注,切实做好船舶防污染工作。本文拟从德治和法治两方面谈谈船舶防污问题。  相似文献   
4.
吴锦元  曹友生 《船艇》1997,(2):14-16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探讨,是目前国内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一些关键问题尚未形成一致看法。船舶总公司正努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有深刻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5.
强夯置换在软土地在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软土地基处理的实例,探讨了强夯处理软土地基的可行性,指出强夯置换加垫层材料铺垫形成复合地基是强夯处理软土地基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1#墩塔的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详细介绍了其承台钢板桩围堰的方案设计、施工准备、围堰下放、吸泥出土以及封底等复杂施工过程,总结了在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尤显明  李沿宗 《隧道建设》2017,37(7):832-837
为了解决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难题,以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岭脊核心段施工为例,通过现场试验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提出了"先放后抗,抗放结合,锚固加强"的变形控制理念;2)得出了该隧道岭脊核心段"超前导洞应力释放+圆形4层支护结构+径向注浆+长锚杆+长锚索"综合变形控制方案;3)超前导洞应力释放效果明显,正洞累计变形减小幅度约为34%;4)得到了圆形多层支护结构变形规律;5)累计变形均控制在设计预留变形量内,保证了该隧道岭脊核心段大变形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九亭站2号出入口深基坑开挖采用SMW(劲性水泥土搅拌连续墙)工法围护,施工中由于受电力排管的影响,SMW工法围护结构需进行间断处理。在对电力排管进行悬吊保护后,通过静压钢板、槽钢施作间断部分的围护结构,再结合背后注浆防水,顺利地完成了基坑的开挖。结合工程施工情况对该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智能层及其场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卓球  邓友生  方玺 《公路》2007,(12):155-159
针对重大混凝土结构损伤信息捕捉的完备性,研制碳纤维智能层并提出场域诊断方法。基于碳纤维智能层的功能特性与可覆盖性,将被测结构的力场转换为易于检测的电场,在贴有碳纤维智能层的被测结构中建立一个应变或损伤的敏感场;通过研究碳纤维智能层力、电、热等多场耦合机理,提出服役结构的静态损伤场域诊断方法。最后,展望了水泥基碳纤维智能材料的工程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成都铁路局主要干线通过能力、分界口、技术站及货运站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成都铁路局既有货运系统存在的卸车点能力不足、主要枢纽和部分铁路地区点线能力失调、主要分界口出入车不均衡等问题,围绕成都铁路局?2014—2016?年卸车任务目标及主要卸车站能力配置方案,提出卸车能力配置的配套保障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